价格是快递江湖不变的话题,义乌则是快递人心中难以抹去的一块伤疤。
每隔一段时间,有关“义乌快递价格”的话题就会被拿出来讨论一番,犹如一曲止战之殇,撩拨着无数快递人敏感的神经。
近段时间,江湖传闻:通达系在义乌涨价,每票涨幅在5毛到1元之间。受此刺激,不明就里地电商组团上演着各类“哭穷”的戏码。
相似的场景再次重现,“快递涨价”这个导火索再次将舆论的目光聚焦至义乌。很多人问老鬼:义乌快递真的涨价了?
针对此次“义乌快递涨价”行动,老鬼向多位身处义乌战场的快递网点、一线业务员和电商客户求证,答案莫衷一是,有的说确实涨了,有的说根本没有涨。有位网点老板直接叹气说:总的来说涨价不成功,开始往下降了!
那情况究竟如何?
1难涨的价格,走不出的怪圈
在快递业务量的版图上,义乌一直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
以2019年为例,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635.2亿件。其中,金华(义乌)市为60亿件,占比接近10%,在全国快递业务量TOP50的城市里,位列第二,仅次于广州。
据此推算,全国每10个快递,就有一个发自义乌。一座妥妥的快递重镇,自然有人眼馋想分一杯羹。
为了以保住各自的江湖地位,各大快递巨头纷纷祭出价格屠刀直击对手腹部,在价格上,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连一向走高端路线的顺丰也通过顺丰特惠件,来了场“降价”大作战。
一山不容二虎,终究需要一战。市场也从来不排斥价格竞争,但一味地以低价格来抢市场的行为,尤其是目前这种不计成本的行为,带来的伤害性是巨大且不可预测的。
在击穿成本的价格大战下,义乌已经有网点真的要撑不下去了。这次义乌快递涨价并非心血来潮、义气用事,而是很多网点基于目前艰难处境做出的现实考量。
但快递涨价是“一颗硬钉子”,不是说涨就能涨的。
▎1、网点:我想涨一点
义乌快递涨价,就像是带着脚镣跳舞,而主角就是带着脚镣的义乌快递网点。
以往,各家快递网点都已达成旺季涨价的共识,但在业务淡季期间大多还是降价抢量。据老鬼多方打听了解到,此次义乌快递网点放出涨价的消息,更多的是在烘托气氛,然后做观望状,实际涨价的网点并非大多数。而且真到要执行涨价的时候,每家快递网点依然面临着涨还是不涨的两难选择:如果我涨了,别人不涨,客户丢失了怎么办?
同往常一样,这次义乌快递涨价的很多网点没能坚持多久,有些网点直接选择放弃,最后也不了了之。
闹剧的背后,是诸多无奈。如今,加盟网点陷入这种困局并非他们自身所能左右的,因为身陷加盟体制内的网点确实被太多的因素牵制,包括总部的严厉考核与同业竞争,以及各类指标导致的业绩压力等因素,共同导致了价格的扭曲。
有老铁无奈的打趣道:某一天,在义乌某大型百货市场出口处,大大小小的快递公司一家一张小板桌摆个摊,上面竖着各式各样的牌子,写着:免费发XX快递,累计1000单送高档保温杯一个,一万单送高档烤箱一台,五十万单以上送泰国十日游…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老鬼想要表达什么了——现在义乌市场上的主力玩家们,可以说集体陷入了这样一种“囚徒困境”,一个几乎无法打破的怪圈:放出风要涨真的就涨了;说了要涨但实际并没涨;不但没涨反而降了;先涨了一波又变相下调…
这种深陷“囚徒困境”中的猜忌与不决所带来的压力更让人感到恐惧和难安。
▎2、电商:你涨一下试试
在快递行业的语境里,一切生意都建立在规模之上。
众所周知,电商件在几家大的快递公司中的业务占比基本上都超过50%甚至更多。客户一旦大到这种程度,就真的是“上帝”了。僧多粥少意味着客户的话语权就高,在价格层面可操作空间也就更大。上帝说价格不能涨,你涨一下试试?
在义乌更是如此。各大电商骑着“黄牛”开道,带来了“诱人”的快递单量,所到之处,快递网点无不“降价促销”。加之义乌的电商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低价”温床,价格越低越有利润,甚至通过包邮等赚取“快递差价”也早已不是新闻。
此外,电商还有自己的小算盘。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或者预感到这张温床有被抽去的威胁,他们就组团“哭穷”抗议,引发舆论关注,然后相关部门迅速介入。这次义乌涨价引发的争议也不令人意外,路数基本都类似:快递网点放风涨价,电商闻风而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吐槽的点也很吸引人,如下图:
如此境况,快递能怎么办?想要吃这碗饭,不管受多大委屈,都得端着。
当然,对于严重依赖“低价快递”的义乌电商来说,他们对于快递价格的稳定也有自己的诉求,不可一味的吹毛求疵。对于他们,第一点考虑的是价格,第二点还是价格,谁价格最低,优惠最多,我就选谁,最后才考虑的是时效与服务质量。
面对万千客户,众口难调。如果一味地讨好客户,打破市场价格的平衡,势必会导致更激烈的恶性竞争,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敌人没杀了却自损三千。
▎3、总部: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加盟网点无法感动不爱你的客户,同样无法叫醒“装睡”的总部。
义乌快递涨价虽然难,但仍有可操作的路径,只是缺少一个契机,也缺一个强势的执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