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物流降本增效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策略的调整,更是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深刻变革,新质生产力是中国当下的政经热词,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其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的首位,二者的关系如何?如何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物流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效益呢?
一、两个不同
社会物流成本不等于物流成本,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许多专家与业内人士都对这个问题有详细的论述。
我国社会物流成本高于发达国家,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是实体经济大国,制造业产值超过了除中国外全球制造业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其实,中国单位GDP中物流作业规模至少是发达国家7倍以上。
那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是要如同美国曾经一样,放弃制造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当然不是,当前的形势是,我国正致力于构建一个以实体经济为基础,以人民需求为导向,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物流体系,这里的以实体经济为基础,具体地说,就是中央财经会议强调的:“物流降成本的基本前提是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因此,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不是降低物流服务价格,而是聚焦降低单位GDP的物流服务规模。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无效产业,而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座,物流作为传统产业,降本增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
因此,在确保实体制造业稳定发展基础上,提质增效提升物流服务支撑力,有效降低单位GDP中物流规模。通过优化制造业的产业集群,以及合理化布局,降低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成品的物理空间周转流动从而降低制造业的物流成本。
物流成本低一直是中国制造业与电子商务的核心竞争力,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方向。制造业组织结构变革大趋势是供应链高效协同,促进物流业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就是这一协同的具体举措。
深度融合,共创价值新高度,从单场景的自动化向整体方案统筹来考虑降本增效,对生产企业来说,供应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协作,其中物流发挥重要作用。
正如王继祥老师所说:物流降本增效的新思维,即从产业链维度做好服务以帮助客户实现降成本,同时提高收费为物流企业创效益;实现生产与消费短链直连,帮助客户降低流通成本;利用现代物流技术与标准化措施,为客户降低货损成本;利用物流系统数字化运筹,为客户降低库存成本;全面提升物流效率,为客户降低时间成本……
二、一个方向
新质生产力自2023年9月首次提出后,一直被产业各方所重视。新质生产力,不仅是一个新概念,更是一个新体系、新生态,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为目的。
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实施降低物流成本行动”。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联接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必将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这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指明了方向、规划了“路线图”,缩短供应链距离,推进全产业链聚集,大幅度缩短供应链空间距离,大幅度减少物流作业规模,可以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我国已经走过了实体经济量的扩张阶段,进入到提质增效阶段,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要通过科技创新,在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比如载人航天、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等,取得重大进步,近年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而这些新兴高科技产业必然带来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高新技术产品价值高,物流成本自然低。
新质生产力,落实到具体产业上,包括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新赛道,都与物流降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会就明确提出了“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
传统产业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物流作为传统产业中的重要一极,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援。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是顺应潮流,物流的潮流是什么,就是智能化、绿色化、柔性化、融合化发展趋势。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落脚点,不仅在央企国企,在大国重器,也在民企中小微企业,在基层,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不仅在物流巨头,也在小型物流企业,不仅在总部,也在基层,而且基层还有着重要意义。
虽然有效降低社会物流成本重点在全社会一起努力,合力推进,但物流企业也应该大有作为,本着为客户降成本,为自己增效益的基本原则,融入产业链和供应链,为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做出重要贡献。
物流环节贯穿企业生产的整条链路,物流模式、效率、智能化水平等都会对全流程成本产生巨大的影响。制造企业的管理水平不同,物流成本在总成本占比呈现不同:管理较好的公司,物流成本占比在10%以下,而管理不好的公司物流成本会高达总成本的30%~40%以上。
制造企业应重视物流成本的降低,对于物流资产的投入,不论是企业自购,或者第三方提供服务,都在物流环节存在很大的降本空间。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不能丧失从根本上分析、控制成本的能力,物流战略和规划、资源调度等更多的主动权和掌控权还要握在企业手中。
三、三点举措
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成为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了物流的降本增效,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从新质生产力角度来说,物流的降本增效,途径要深入、目标要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