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基本思路与规划

2011-02-25 17:21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明确提出要“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这其实也是发展形势与要求:内外部环境要求综合运输统筹发展,既要为国家拓展国际空间,又要为扩大内需提供保障;各种运输方式要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要求综合发展;必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适应服务质量提升,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又必须体现资源节约。

  指导思想:畅网络、调结构、促衔接、想民生、可持续。

  发展原则:民生为重、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一体服务、节约环保。

  发展目标:初步形成了设施网络衔接完善;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管理体制协调顺畅。

  铁路12万公里;客运城际1.6万公里;复线率达到50%;电化率达到60%;城市轨道交通达到3000公里。公路通车450公里;高速公路达到10万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达到230个;内河三级以上航道里程达到1.3万公里;民用机场达到230个;输油、气管道里程达到11万公里。

  管理与服务:快速铁路客运覆盖50万人口城市;铁路、高速公路覆盖20万人口城市;二级公路覆盖所有县城;农村公路覆盖所有建制村;形成上海等国际航运中心;近80%的人口及县级城市在地面100公里距离和1.5小时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下降10%。

  规划方案

  (1)区域运输通道(五纵五横)五纵。

  ①沿海运输通道:黑河-海南岛;

  ②京沪运输通道:北京—天津-济南-蚌埠-上海;

  合肥-杭州-台北;

  ③满洲里-港澳台;

  满洲里-齐齐哈尔-北京-武汉-长沙-广州;

  南昌-福州-台北;

  ④包头-广州:

  包头-西安-重庆-贵州-柳州-广州

  湛江

  ⑤巴彦淖尔市-防城港:

  巴彦淖尔市-银川-兰州-成都-柳州-广州

  湛江

  五横:

  ①华北-西北  唐山-天津-北京-吐尔尕特;

  ②青岛-拉萨:

  青岛-济南-太原-银川-西宁-格尔木-拉萨;

  ③陆桥通道:连云港-西安-阿拉山口;

  ④沿长江运输通道:上海-南京-芜湖-九江-武汉-重庆-成都-拉萨;

  ⑤上海-瑞丽:上海-宁波-杭州-南昌。

  (2)城际干线网络——以轨道、高速公路为骨干。

  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海地区;哈大齐工业走廊、牡绥地区;长吉图地区:长春为中心;辽中南地区:沈阳、大连为中心;江淮地区:合肥为中心;海峡两岸:福州、厦门为中心;胶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济南、青岛为中心;中原城市群:郑州为中心;武汉城市群:武汉为中心;长株潭城市群:长沙为中心;鄱阳湖城市群:南昌为中心,连鹰潭、上饶;北部湾城市群:南宁为中心;成渝地区:重庆、成都为中心;关中-天水地区:西安为中心。

  (3)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人口300万以上:轨道交通网络为骨架;城市人口150万以上:轻轨、地铁、磁悬浮。

  (4)农村交通。

  (5)国际运输通道。

  中亚通道:中吉乌铁路;中吉乌、中巴、中塔公路;

  泛亚通道:拉萨-日喀则-尼泊尔铁路、公路;

  中缅输油管道:昆明-河口-城南;南宁-友谊关-城南; 昆明-磨憨-老挝。

  建设与投资规模

  “十二五”期间——新增路网62万公里;其中:铁路3万公里(客专1万公里,支线0.6万公里,电气化1万公里);城市轨道1600公里;公路55万公里,高速3万公里;沿海港口:新增能力23亿吨;万吨级深水泊位517个;新建民用机场54个,改扩建80个;新建输油、气管道3.3万公里。

  投资规模约14.5万亿元:其中:铁路3.5万亿元,城市轨道交通1.5万亿元;公路5万亿元;水路1万亿元;民航1万亿元;综合枢纽建设0.2万亿元;管道0.3万亿元。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