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变“短板”为“跳板”

2011-02-22 14:34

  声 音>>

  新的监管模式是宁波检验检疫局为支持促进北仑出口配送物流发展而量身打造的。对解决今后现代物流园区众多高端物流配送企业如何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如何强化出口产品质量的源头控制、如何实现对外贸易便利化、如何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优势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将在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试点及其他物流企业推广应用的基础上,注意总结好成功经验,不断优化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环境,服务区域物流产业做大做强。

  ———北仑检验检疫局局长 鲁国苗

  该模式的实施,将极大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如果按照传统监管方法,我们出8批货,至少需要跑去检验检疫部门8次。现在,我们只要坐在办公室里,将数据输入电脑,监管部门就能收到我们货物及厂检的详细情况,并可随时对其进行抽查。从目前情况看,配送商品的出货时间至少缩短3~4天,报检效率提高近两倍,满足了QSP业务“大批量、多点采购,小批量、多批次出口,物流时间紧凑”的贸易需求。

  ———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邱智铭

  借着北仑港从运输中转港向贸易枢纽港升级的东风,北仑物流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得到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北仑制造型企业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后,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逐渐从简单地代工生产向高端国际配送、品牌运作等产业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以小窥大 善于破题

  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是这场“升级”运动中的领跑者,作为国内文具行业的龙头企业,该集团年出口创汇近1.5亿美元。2009年,北仑检验检疫局在对重点企业集中调研时,该公司董事长邱智铭的苦恼引起了北仑检验检疫局局长鲁国苗的高度重视。

  原来,该公司已深刻意识到原来以单纯加工制造为主的工贸结合型模式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便试图通过引入以“市场采购+组合包装+出口配送”为基础的QSP(现货分销模式)高端物流配送模式,为客户提供“文具全品类、一站式选择”的供应链运营服务,最终实现由制造商向供应链服务商的转型。然而,该公司远大的抱负却受到了现行检验监管模式的掣肘,按照常规做法,所有采购出口的商品需要由供应商提供换证凭单和检验证书,以便在口岸换取出境通关单,但由于配送商品数量多、采购点分散等原因,企业大多无法获取此类证单,即便获取了换证凭单,也存在着核销次数和时效限制等一系列问题。

  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看似“小问题”却引发了北仑检验检疫局党组的“大思考”,面对高端物流发展对传统监管模式的冲击,是“死守陈规”还是“打破常规”成了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不变”势必会对企业的转型升级乃至区域物流产业发展带来阻力;“变”,如何变?怎样变?没有经验怎么办?包括政策瓶颈同样是要面临的不小困难。

  北仑检验检疫局立即向宁波检验检疫局作专题汇报,并在接下去的调研中发现,此类出口配送模式并非个例,如吉利汽车的出口零配件大多由市场采购,以美博为代表的商贸型企业、以中外运、普洛斯为代表的物流型企业以及众多保税物流园区企业均已经或着手准备将出口配送业务作为企业转型发展方向或主营业务,形势发展已将检验检疫部门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新型物流代表外贸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值得我们高度关注和认真研究,要突破已有的条条框框,要创新!”宁波检验检疫局局长山巍做出的明确指示无疑给北仑检验检疫局吃了一颗“定心丸”。在争得国家质检总局的政策支持后,宁波检验检疫局副局长李忠榜带领法综、通关、认证、检管等职能部门和北仑检验检疫局,抽调业务专家组建工作组,开展新型物流模式监管专项攻关。值此,一篇如何为物流配送型企业量身打造检验监管模式的命题大作就此展开。

  攻坚克难 勇于创新

  改革创新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毅力与智慧。面对错综复杂的物流形态和毫无经验可供借鉴的境遇,工作组毫不退缩,多次深入企业一线和物流园区走访调研,根据“风险可控、科学监管”的原则,确定了“企业准入、源头监管、进库申报、出口核销、定期监督”的监管思路,研究出台《宁波出口配送商品检验监管办法(试行)》,并顺利完成了监管软件的开发,全程实现信息化监管。

  该模式的研究设计中贯穿了“四大理念”:“企业是产品质量第一负责人”理念,通过诚信管理的手段对企业产品质量自检自控体系是否有效运行实施验证;“出口全申报”理念,所有出口配送商品,无论是否法检,均须实施申报并接受监管;“严进宽出”的理念,从采购入库和库存环节的质量抽查入手,强调对产品源头及供应商的监管,同时优化出口环节的抽查程序,使监管重心前移,做到“既管得住、又放得快”,实现监管效果与监管效率的双赢;“产品可溯、风险可控”的理念,通过监管软件与企业ERP系统全面对接,使监管工作基于企业真实物流数据,对问题产品可实现溯源。同时,对实施许可证管理、出口援外等高风险产品采取特殊监管流程,实现风险可控。

  这些理念落实到具体监管工作中主要包括“五个关键环节”:源头环节,对供货商介入监管,实现产品质量源头管理;进库环节,实施全申报,监管系统对产品信息自动审核、自动布控;库存环节,对企业自检自控体系的有效性实施验证,对配送库产品实施质量抽查,确保在库产品的质量水平;出口环节,实施出库申报及数据核销管理,简化抽查程序,实现快速通关;后续监督环节,当企业自检自控系统无法有效运作、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