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5日——26日,由中国物流产品网承办的亚洲物流信息化国际峰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作为备受业界瞩目的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同期举办的分论坛,因此会议受到了与会领导与观众的一致好评,已经成为亚太区域重要的行业高峰论坛。以下是出席会议嘉宾大连海事大学运输管理学院物流实验中心主任李向文的精彩演讲摘要。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又名传感网,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现阶段运营商应用仅仅体现在RFID/二维码/传感器以及数据采集的行业拓展应用方面,单纯提供数据传输通道和行业集成解决方案两种模式,投入产出比较非常低。
一、物联网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1)解决“传感失谐”的关键问题 :“易感不易传,易传不易感”
2)解决“模型失用”的关键问题
3)解决“诊判失据”的关键问题
4)解决海量数据,云计算等关键问题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大范围路网与交通信息获取技术与装备。运用传感数据对大范围路网中的树木、岩石、车辆、泥石流、冰雪、烟尘、洪水、倒塌建筑物等各类道路堵塞要素及路基沉降、路基坍塌、路面断裂、桥梁断裂等道路损毁现象进行快速识别的研究,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还处于起步阶段。
二、物联网交通领域与开发应用案例
1、集装箱行业的应用
在集装箱码头和场站管理和货物管理整个流程的各个环节,其逻辑、功能结构和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门禁和车辆管理,海关监管与通关,堆场、上船定位操作、内陆运输跟踪、接货确认等。
2、车辆识别
3、智能车辆出入管理系统
实现正常车辆不停车快速通过。运用微波射频识别(RFID)--远距离快速识别的技术优势,通过车辆信息自动识别、数据库资料比对、路闸栏杆和交通信号灯自动控制等步骤,实时控制车辆通行,实现车辆以20-30km/h速度不停车进出;对于不设路闸和交通信号灯控制的系统,进出车速在40 km/h以上。
4、铁路车辆识别与运输管理
5、出租车RFID管理系统应用结构
三、物联网发展趋势与切入点
1.物联网总的发展趋势
对于物联网在国内市场空间,权威机构预测,仅“产业排头兵”RFID领域,今年国内市场规模就将达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其中电子标签超过 38亿元、读写器接近7亿元、软件和服务达到5亿元的市场格局。而业内人士估计,中国物联网产业链今年就能创造约1000亿元产值,并成为下一个万亿级信息产业引擎。
美国权威咨询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世界上物物互联的业务,跟人与人通信的业务相比,将达到30比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
2.交通运输物联网发展趋势
●交通装备智能化
●智能感知物理化(嵌入、前移)
●智能控制远程化
●人车感知交互化
●服务动态实时化
●运营模式平台化(XASS)
3.交通运输物联网愿景——汽车总动员
●智慧交通
●畅通无阻
●安全舒适
●绿色环保
●节能减排
●0事故,0死亡
3.交通运输物联网发展应用切入点
●关注政府导向:国计民生,和谐社会
●目前焦点:交通安全与应急
●长远发展:交通运输与物流
●优先发展:公路运输与城市交通
●竞争优势:航运中心/枢纽港
●从最急需、最了解的具体应用切入
四、 结论与展望:智慧交通与物联网港口设想
1、 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内外各国政府,尤其是中国各级政府均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
2、 空前的市场机遇:社会需求、市场规模、市场价值空前巨大。
3、 技术包容性强:RFID、纳米、芯片、传感器、嵌入式、云计算、智能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几乎涵盖信息科学相关领域各项技术。
4、 概念新:早进入、早研究、快速抢占制高点。
每次金融危机后都酝酿着新的技术革命,物联网将开启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