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是指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效率不断提高、效益不断发掘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强的产业向高级、纵深发展的过程。所谓物流产业化, 就是要以社会化物流成本最低化为目的, 以形成产品供应链竞争能力为原则, 以市场为导向, 以物流企业为基础,以物流港站、枢纽、基地、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物流中介组织为纽带, 通过将物流各环节, 如仓储、装卸搬运、包装、运输、流通加工、信息、配送、通关等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 运用现代物流思想, 实现物流过程的合理化、最优化、效益化的物流经济运行过程。
众所周知,德国的汽车、电气和电子、机械制造、化工等行业具有相当的规模,其实德国的汽车物流、电器物流、化工物流等也是做得相当出色。物流在德国推行已有二十多年,几乎渗透各行各业,无处不存,无时不在。德国的物流产业特征表现为在高度的规范化、有序化的前提下高度的社会化、规模化、网络化、信息化、集装单元化、托盘化、机械化、专业化、多功能化与绿色化等。
产业社会化
德国的物流产业社会化驱动力来自于企业非核心竞争业务的外包; 如Kieserling物流公司通过从汽车业、化工业、啤酒业等获得外包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物流业务, 和上述行业的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的合同物流关系,为数不多的合同即可获得稳定饱满的业务,如Kieserling的5个配送中心及若干运输车辆,为Beck’s啤酒厂提供运输仓储配送等业务,年运输量不低于一百万吨,仓储配送业务也相当可观。这种外包效应相得益彰,物流供需双方致力于与各自的核心竞争业务,形成供应链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供应链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实现双赢。
鉴于此,政府、企业、研究院所与媒体等推动和促进企业非核心竞争业务的外包工作十分必要和具有意义。
产业网络化与规模化
物流业是一个高度分散、零散与随机的行业。物流业的效益化离不开规模化,规模化离不开网络化。网络化包括了物流基础设施的网络化、物流业务的网络化、物流信息的网络化。同时,物流的社会化是物流业规模化的前提。
德国政府在物流基础设施的网络化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加强公路、铁路、港口的基础建设,所有的运输基础设施均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的资金一方面通过税收转为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土地的置换来获得。德国的高速公路成网,又与欧洲的高速公路连通,水运资源整治合理,利用充分,如莱茵河运量胜过上十条高速公路或上十条铁路。天然河流通过人工运河形成网络,通达各个城市港口,又与国际大港相联; 铁路网密集,通达欧洲各大城市。各港站、枢纽与水陆空干支线形成了优越的交通运输环境,能做到宜水则水,宜路则路,多式联运,这正是物流发展的先决条件。同时德国政府注重物流的发展规划、建设和协调工作,在全国规划了70个物流中心及货运中心。目前已有40个投入运营,20个在建, 10个悬而未决。合理的规划,使物流中心形成网络,各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围绕着规划中的物流中心,积极做好选址、征地工作,并负责物流中心地面以下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连通物流中心的道路、铁路的建设,同时,通过政策调整、引导企业从事专业物流业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同时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如不莱梅物流园区投入产出比为1: 6,就业岗位约5,000人,引导城市货运由无序变有序,缓解了城市交通,减低了排放与污染。
德国企业讲究信誉,与客户能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形成良好的业务横向网络; 到各地开分支机构,或与同行联手,形成纵向网络。如德国邮政的网络伸向家喻户晓,而其先后花巨资购并了做快递、包裹、运输等业余的同行物流企业——Euro Express,Danzas与DHL。德国邮政网络的急剧扩张也使得其规模急剧扩张,形成垄断效应。
德国的物流信息网络化表现为供应链上的上下游之间的信息共享。如Beck’s啤酒厂的信息网络将客户、啤酒厂物流部、生产部、物流服务商Kieserling等连接起来,客户的需求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到达物流部,物流部给生产部、物流服务商下达生产调度和运输调度,电脑代替了人脑,有条不紊,效率高,差错少。
物流产业化规模化离不开企业的兼并,这是企业迅速做大做强,降低风险的有效途径。物流业合并的驱动力源于外包企业寻求优秀的物流提供商、不断变化的新技术以及资本雄厚的物流服务商的出现。如奔驰、宝马等汽车制造商寻找的整车、零配件物流服务商要求有: 提供包括卡车运输、空运、海运、多式联运,仓储等方面服务的各种技能; 具有全球范围内跨越所有与客户供应链相关的区域的能力; 具有强大的处理大量数据的技术系统,并将数据应用于分析报告中,推荐实施等。这些要求推动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壮大。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如: Internet/Intranet, Barcode ,DBMS等有效地改变了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与处理技术,使得供应链上的客户信息能更快更准地传给供应商与制造商,以市场为导向、以最低库存生产和销售产品。资本雄厚的物流提供商的出现则是世界现象,如: Kuehne&Nagel 以4亿美元收购了USCO物流公司; UPS以5亿美元收购了Fritz; Deutsche Post以12亿美元收购了AEI; Deutsche Post以12亿美元收购了Danzas; TPG以6.5亿美元收购了CTI; API以2.1亿美元收购了GATX。
产业的标准化
物流的又一个定义是按照客户的需求提供物品的时间与场所转移。由于物品的物理和化学的多样性、 零散性、 不规则性等,只有建立在化零为整,集装单元化,依靠托盘化和各种物流机械基础之上转移才是效率化、省力化、 低货损的转移。在德国,物品无论是进入工厂、 商店、建筑工地还是仓库、 码头、 配送中心等都是通过集装单元化、托盘化、 各种装卸搬运、输送机械、专用车辆等实现的。 托盘已如同钱币般进入流通,可见其用量之多; 装卸搬运过程中使用叉车数目多,如: Beck’s啤酒厂用于厂区内的叉车数量竟高达135台。根据货物选择专用车辆,如厢式车辆、罐式车辆、挂车、半挂车、尤其以集装箱运输车为多。
物流产业的专业化与多功能化
德国的物流业市场已经成熟,反映为第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