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提升中国物流行业科技创新能力

2010-08-27 14:12
——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工作交流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情报研究所
 
  2008年11月,上海海事大学物流情报研究所,以“港航物流”特色成为首批“中国物流学会首批产学研基地”之一。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情报研究所是物流研究中心的情报支持机构,依托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和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G12)。它以“培育和提升中国物流界的科研能力,正确引导中国物流科研的战略方向”为使命,从物流产业和研究的需要出发,致力于搜集物流方面的各类国内外文献向业界服务,开展物流情报研究工作。

  三、2010年产学研结合工作思路

  (一)推动专利工作在物流界的开展
 
  我国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外国企业设置专利侵权陷阱等,对我国的物流科技核心竞争力和行业经济效益关系重大,为此,本基地将该项工作视为上海海事大学物流情报研究所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目前,上海海事大学物流情报研究所正密切保持着与专利事务相关机构的联系,积极推动专利工作在上海海事大学的开展:2009年4月10日,我馆与上海市浦东科技信息中心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专利事务合作协议签约仪式;2009年5月13日,物流情报研究所邀请上海市浦东科技信息中心、浦东新区知识产权局专家和专业专利代理人举办了“专利知识与如何申请专利”讲座,吸引了许多学生前来参与。
 
  我所在专利信息服务方面的知识和人才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二)物流领域的文献计量研究
 
  物流领域是当今世界主流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物流及相关领域近十年的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一系列科学定量分析,可以概括物流及相关领域目前的研究重点、热门主题和前沿具体技术,了解中国在物流领域的国际地位、国际合作和国内研究力量分布状况等,并对物流领域的期刊论文通过关键词词频分析等手段评估国内研究者在该领域已取得的成就,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与决策者提供参考。
 
  此外,还可从文献引证的角度分析物流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本基地独特的工作模式,造就了不可替代和不可复制的识别期刊的物流属性的稀缺专家,对经本基地权威筛选所得物流期刊源,将以中国科技期刊引证年度报告中对期刊的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即年指标、他引总引比、引用刊数、被引半衰期等6个关键指标为主,进行科学独到的计量和对比分析,给出物流类期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水平的评估结论。
 
  一年前,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公布,为中国物流学会的各产学研基地指明了战略方向。
 
  一年后的今天,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一周年之际,物流业调整振兴大业与重点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两大战略任务,更加迫切需要物流科技信息与情报服务的强有力支撑。
 
  作为学会的港航物流产学研基地,拥有“物流知识总后勤部”——上海海事大学图书馆,“物流情报总参谋部”——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G12)和上海海事大学物流情报研究所,将在学会和联合会的领导下,一如既往地与兄弟单位分工合作,强强联手与错位发展相结合,明确服务发展的主方向,在物流科技信息与情报工作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包括调整现有的物流情报研究队伍规模、服务功能、服务水平等资源,积极提升能力,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等,努力适应物流业调整振兴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科技信息和情报需要,真正在国家振兴物流产业、建设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国家重大战略中做出难以替代的贡献。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