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年产量大,加之中国钢材生产基地与钢材消费区域存在着地理空间上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钢铁企业要实现对全国市场的覆盖,必须要突破运输这一瓶颈。
钢材物流业的集成化发展,是钢材物流提高效率、效能的基本手段,是中国钢材物流业发展成为高效产业的必要保证。
物流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仓储、运输、包装、装卸、搬运等一条龙服务的链式竞争。
物流是指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物料等有形资源由供给方向需求方进行物理性转移的过程。有形资源通过物流过程被赋予了新的空间、时间效果,其价值得以顺利实现。物流产业是物流资源产业化而形成的一种复合型或聚合型产业。钢材物流业在钢铁行业方兴未艾,实现钢铁企业内外部物流的整体优化问题正在成为钢铁产业提高产业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社会生产的角度看,物流由5部分组成,即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具体到钢材物流,从钢铁企业的角度讲就是指钢材销售物流,从钢材使用者的角度讲就是钢材供应物流。
促进中国钢材物流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1.中国钢材物流业已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钢材物流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平台等环节。围绕着钢材物流,中国已逐步形成了专业化的钢材仓储业、装卸业、包装业、加工配送业、物流信息业等,它们共同构成了今天的钢材物流服务业。
钢材物流业发展的基础是运输业的发展。目前,钢铁工业产品(钢材)年货运量占全国铁路年总货运量的8%~10%左右,因此钢材物流业发展的前提是运输业的发展。“十一五”时期,国家将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在铁路方面,国家将重点建设客运专线、城际轨道交通、煤运通道,初步形成快速客运和煤炭运输网络。新建铁路有22条,共计1.7万公里。2006~2010年,铁路建设总投资将达12500亿元,年均2500亿元,与2005年投资水平相比增长160%,其中2006年安排铁路建设投资1600亿元,其后投资将逐年递增。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9万公里,复线和电气化比例均将达45%以上。在公路方面,国家将重点建设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国家高速公路网骨架。公路总里程将达23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为6.5万公里。另外,国家还将积极发展水路运输,优化运输结构。可以预见,运输体系的逐步完善,有助于钢材物流业的发展壮大。
2.物流业已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得到各方面的重视。我国对物流进行研究和实践是从20世纪90年代才刚刚开始的。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市场竞争程度的空前加剧,国内相对落后的物流业的瓶颈作用开始凸现,从而使政府、企业和学界广泛开展对物流的研究。1999年,现代物流发展国际研讨会在我国召开,物流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此后,各级政府也将物流业的发展问题列入政府的工作日程,纷纷制定本地区的物流发展纲要。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己经形成了以各大城市群为中心的五大区域性物流圈格局:以北京、天津、沈阳、大连和青岛为中心的环渤海物流圈,以上海、南京、杭州和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圈,以厦门和福州为中心的环台湾海峡物流圈,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圈,以武汉和郑州为中心的中原物流圈。
这五大物流圈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激活和融通了全国范围的物流、商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
3.钢材区域物流中心初见端倪。区域物流是指在区域范围内的一切物流活动,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和信息传递等功能实体性的流动,以及物流过程中各环节的物品运动。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活动中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环节以各部门和各地区间实现有效联系的纽带,区域物流能力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经过近10年的发展,部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己经成为区域性钢材物流业发展中心,并且在全国范围内以基本交通运输干线为基础形成若干物流通道,使我国钢材物流业发展的“点—线—面”形态已初具雏形。当前,中国已有相当数量的钢材是在钢材交易市场及钢材配送中心完成的,它们可为钢材用户提供稳定的产品供应货源,同时具有储存、运输、加工和信息处理等功能,能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费、拓展流通能力、提高交货期的精确度,这一交易模式今后还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据统计,我国现已建成的较为专业、装备精良、质量合格的钢材加工配送中心超过200余家,大多分布在华南、华东、中南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部分主要城市,其加工配送的品种有薄规格冷轧板、电工钢、镀锌板、镀锡板、彩涂板、不锈钢板、热轧酸洗板、热轧中厚板卷等,为汽车、家电、电子、建筑、轻工、钢窗、办公设备等行业提供服务。
中国钢材物流业发展中的不足
按照物流环节或服务内容(服务功能)划分,可以将钢铁企业及钢材经销商的物流需求划分为运输服务需求、仓储服务需求、包装服务需求、流通加工需求、装卸搬运需求、配送需求、信息服务需求等。钢材物流业应当为保证钢材流通顺利进行而向物流需求方提供钢材在流动和暂时停留时所需的包装、装卸、搬运等服务,其服务的重要载体是仓储市场和运输市场。从满足物流需求的角度看,中国钢材物流业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
1.钢材物流业存在着地域发展上的不平衡。从全国范围看,我国钢材物流业发展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东部、中部、西部物流业发展不平衡,二是城乡间物流业发展不平衡,三是南北物流产业发展存在差距。物流发展在地域上存在的水平差异直接影响到全国钢材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2.运输依然是限制钢材流通的首要瓶颈。中国钢材年产量达到4亿吨以上,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没有经历过的。钢材年产量大,加之中国钢材生产基地与钢材消费区域存在着地理空间上的差异,这就决定了任何一个钢铁企业要实现对全国市场的覆盖,必须要突破运输这一瓶颈。钢材物流业能否在流通中创造时间价值、空间价值,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其前提条件依然是运输系统的发展与完善。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