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会会长陆江在会上(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的“2007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暨第13次中国物流专家论坛”)致辞中谈到,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物流业稳定快速发展的一年,从总体形势看:一是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得以确立;二是物流业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平稳较快增长;三是我国物流市场全面开放;四是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五是企业物流转移外包速度加快;六是港口物流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七是物流设施设备向大型化,管理向集约化和信息化发展;八是物流行业各项基础工作全面深入扎实推进;九是物流发展的体制和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十是行业调查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当谈到2007年物流发展趋势时,他指出,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从全行业的角度来讲,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全国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第二,从解决物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入手,推进现代物流产业政策的落实;第三,关注生产资料物流的发展,促进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转型;第四,做强做大物流企业,培育自主物流服务品牌;第五,统筹城乡物流发展,加快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第六,引导现代物流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扩散,促进区域物流协调发展;第七,继续深化物流行业基础工作,加强行业自律;第八,继续深入调查研究,弄清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以“‘十一五’开局之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为题作了演讲,总结了2006年物流业发展的五个特点:第一,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在国家层面得到确立。第二,物流业稳步、快速发展,物流业的基础与外部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2006年,社会物流总额保持快速增长,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16.4%)与进口物流总额(增长25.2%)的增长,是推动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物流业增加值增长12.1%,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例从2005年的16.5%提升到17.1%,说明物流业在服务业中的主体地位。第三,整合与细分成为中国第三方物流的主旋律。表现在:制造企业与流通企业物流外包释放速度加快,第三方物流市场逐步细分,第三方物流企业占物流市场的比例有所提高,物流企业资产整合、重组、上市,重新洗牌已经开始,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物流成为物流探索新的重点。第四,物流领域已成为外资新的投资热点。国外资本最终的目标是进入中国的服务业,占领中国的服务贸易市场。在中国的服务业中,现代物流业是一个重点。第五,物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得到广泛关注。他认为,2007年中国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产业,仍然将加速发展,但与国民经济一样,也要从“又快又好”向“有好又快”转轨,要注重物流业发展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