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海关的出口钢材税目是十多年前编制的,现行税目已不适应我国钢铁工业发展的现状,有的中、低档次钢材和高附加值钢材列在同一个税目中,很难实现区别对待。”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近日指出,调整钢材出口退税率和加征关税,应体现区别对待的原则,应限制一般中、低档次钢材出口,支持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钢材出口。
考虑我国钢材品种、规格多达4万多个,特别是近些年经过技术改造,钢铁工业的工艺装备技术水平总体提高,罗冰生建议,对现行税目进行一次大的调整,由中钢协组织企业提出新的税目方案,报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审定后再批准实施。
据介绍,今年1~5月,我国出口钢材占生产总量的12.52%,按出口钢材折合成粗钢计算,占粗钢生产总量的14.77%,出口总量偏高。
此前,中钢协一直强调,从目前市场供需情况看,我国钢材出口应保持在生产总量10%左右的适量出口。面对出口现状,中钢协再次强调,应控制出口总量增长,把出口工作重点转移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上来。
对于当前出口退税率频调对钢铁行业所带来的直接影响,罗冰生认为,今年4、5月份连续出台限制钢材出口的措施,使国内钢材出口年成本增长193.6亿元左右,政策效应将集中在今年下半年显现。
钢材出口退税率频调,使国内钢材市场产生心理恐慌,不利于钢材市场的稳定运行。中钢协表示,当前控制钢材出口总量过快增长是完全必要的,同时政策调控要掌握适当的“度”,即把握好出口适量的问题,建议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尽量避免对市场造成大的冲击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