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计潮流来看,在供应链中采用RFID技术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至今为止,许多企业还是把RFID技术看成是为一个不存在的问题提供昂贵的解决方案。
Diamondcluster是芝加哥的一家管理咨询公司。该公司的合伙人达里恩.雅格(Darin Yug)说:“至少在零售和快速消费品(CPG)制造领域,你没有看到有多少企业已经从手工操作的年代跨入了RFID时代。大多数企业目前都已经采用了第三代的条形码技术,应用RFID无疑是多余的一步,很难证明在这方面的投入会产生相应的回报。”
美国国防部和以沃尔玛为代表的几家大型零售商还在继续推行RFID——2007年1月1号开始,沃尔玛的下一批300家供应商将被要求开始在他们的包装箱和托盘上使用电子产品编码(EPC);美国国防部的26个全球配送中心也将从2007年年底开始使用被动式的RFID装备。但是供应商对RFID的大量使用还远低于预期——这从一方面说明在需要做出重大的RFID投资时,大多数企业还是持观望态度的。Loftware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条形码打印服务器和用于RFID的打印机和软件。基于这种现状,Loftware公司的总裁达纳.安德森甚至暗自庆幸,自己的公司并不是单靠RFID业务的收入来生存,否则就会厄运当头。
百思买(Best Buy)在2005年就宣布启动一个RFID实施方案,但是一些供应商抱怨说他们并没有得到一份具体实施的时间表。该公司拒绝了记者的采访请求,但他们看上去目前正在集中精力和供应商之间进行实施RFID技术的数据同步工作。分析人士指出,该公司的此项战略将会取得远期回报。
还有一些人把RFID技术缺乏即插即用(Plug-and-Play)的能力看作是其推广过程中的一道障碍。约翰.道恩(John Thorn)是美国Checkpoint Systems公司供应链解决方案部门的总经理。在他看来,解决这个问题只是需要时间而已。WiFi系统十年前不具有即插即用性,但现在这已经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了。RFID技术也可以达到这种地步。虽然RFID设备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但是许多人还是说成本问题依然是大规模推广该项技术的一大障碍。因为系统设计又会增加实施RFID技术的成本。
无情的浪潮
尽管有以上消极因素存在,但不可否认的是,RFID技术的应用还是无法避免。最近的一些发展趋势也证明RFID还会继续留存下来。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EPCglobal公司在2004年发布的第二代(Gen2)UHF标准以及第二代认证标签和读取器的出现。
“我们这一领域的人都知道,RFID技术应用速度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一个整体的标准,人们也就很难做出这方面的投资决定。”Alien技术公司营销部门的高级副总裁基斯.麦克唐纳(Keith MacDonald)说。
除了能够稳定市场之外,人们也期望第二代技术能够在性能和价格双方面做出改进。到目前为止,第二代技术看上去能够满足或者超出人们的期望值。ODIN技术公司是一家专业的RFID基础设备供应商,他们同时还提供中立性的RFID硬件测试服务。最近他们就完成了一次对第二代标签和读取器的测试。该公司的总裁帕特里克.J.斯韦尼(Patrick J Sweeney)认为,在性能方面,第二代产品要比第一代产品有很大幅度提高。但是他同时也注意到,虽然第二代技术代表的是一种标准,但并不是所有的第二代产品有具有同样的品质。在诸如标签灵敏度和有效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