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类策略:全数外包,稳定差价
E类物料主要针对客户授权认可的产品,比如在电脑行业中的包材类。选择供应商数量通常为1家(RSL方式)单一物料单一供货源。
此类物料工艺简单,风险性小,可以全部指定一家供应商生产,挣取差价。采用JIT交货方式,建立双仓法供货(须提供场地及制定安全库存)。同时密切合作,供应商须自行负担库存风险。采购实现本地化,并依产品特性制订成交条件。集中采购,增加Buying Power(以量换价)。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越来越快,企业制造调整频率与物料需求变化越来越快,传统的供需方式已无法实现与供应商信息的及时分享,易造成双方库存的积压。为应对新的挑战,现行制造业应及时对E类物料采用JIT采购交货作业模式,使供应商在需要的时候(不提前,也不推迟)准时成交。
JIT采购可达到三个目的:实现零库存;提高采购商品的质量,减少质量成本;降低采购价格。为适应JIT采购技术的要求,制造企业必须做到,一方面,向供应商提供恰当、有效的需求计划(日生产计划、即取即用),将供应商纳入其自身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使之成为制造企业自身的虚拟工厂,进行同步并行管理,以求降低双方的库存水平,稳定供货,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另一方面,制造业应与产品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强调供应商的加盟利益基础,使供应商充分了解与掌握JIT采购的意义、技术和标准,保证JIT的实现。在实务工作经验中发现,与供应商加强合作,实现小批量频繁物流配送交货,是JIT采购的关键问题。
各行各业皆有不同或类似做法,在选择供应商数量上的策略模式,不一定要100%参照以上标准来规划。行业别,产品别,物料拆解亦会有不同做法。但可画虎画皮,试行改革本身的指导策略与作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