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GDP增速预期下调,物流将受多大影响?

2020-05-22 16:27

不过,生产恢复速度快并不代表需求恢复速度同样迅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分析,4月份,制造业新订单指数为50.2%,比上月回落1.8个百分点,低于生产指数。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纺织、纺织服装服饰、化学原料制品等15个行业新订单指数低于生产指数,行业需求复苏滞后于生产。

由此,带来的结果也立竿见影——订单需求不足,这也给物流业带来了连锁反应。

国家统计局的调查结果显示,订单不足的企业占比高达57.7%,部分企业反映市场需求疲软,产品销售面临困难,订单回补尚需时日。

如果说国内经济形势是稳定向前,但4月开始国外疫情持续加剧给外贸企业较大打击,从而又给物流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海关数据,今年1至4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9.07万亿元,同比下降4.9%。其中,出口4.74万亿元,下降6.4%,进口4.33万亿元,下降3.2%。值得一提的是,在1-4月我国对五大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当中,只有对东盟出口维持了正增长。

6eece9be2435470f9d7f9ce613da9b7d.jpeg

根据世贸组织报告,今年全球贸易可能下降13%-32%,全球零售业在未来几个月内将陷入可以预见的惨淡景象。目前不少国内大牌代工厂已经收到暂缓生产订单的要求,很多中小外贸企业大量流失订单、客户。

某外贸企业负责人表示,3月份尽管有一些订单被取消或推迟,但由于还有一部分在手订单,短时间内仍能维持生产,但新订单的锐减意味着未来的外贸形势或将更加严峻。

此外,罗戈网.物流沙龙也观察到4月全球各主要国家的制造业PMI指数呈现大幅下调,较上月大幅下降8.3个百分点至39.5百分点,连续3个月运行在50%以下。

6eece9be2435470f9d7f9ce613da9b7d.jpeg

而这一系列数据催生的是货代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不断出现新面孔、新业务。国内最大的内贸批发平台阿里巴巴1688的数据显示,3月入驻该平台的外贸工厂新增数环比增长了60%,其销售则出现了近300%的环比增长。外贸企业转向内销、上线触网自救。

快递业务量猛增抢夺市占率

这种种因素交织影响之下,外界看到的是快递订单量的猛增。

根据兴证交运的研究报告,2020Q1规模以上业务收入1534.0亿元,同比增长-0.58%,业务量125.30亿件,同比增长3.16%。即使是疫情影响巨大的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也保持了增长。

6eece9be2435470f9d7f9ce613da9b7d.jpeg

进入4月份,整个快递业务量更是增速迅猛。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4月份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完成65亿件,同比增长32.1%;业务收入完成720.9亿元,同比增长21.7%。由此可见,4月份,全国快递的日均业务量已达2.17亿件,增幅也超过2019年25.3%的平均增幅。

这主要归结于几大网购变化。

一个是疫情期间,消费者更倾向于线上网购;另一方面,网红电商、直播电商带来了更大量的在线交易;第三,外贸企业触网上线,转向内销,带来了新的业务。此外,受疫情影响,生鲜食品类电商布局加速,原产地直发、生鲜店仓配一体化等模式被广泛应用,订单量大幅上升。

艾媒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销售规模将达9160亿元,同比增长122%。

罗戈研究资深专家预测,未来生鲜和农副产品很可能是电商和快递的终极战局。

“关注一下现在的电商几家大佬企业阿里、京东、拼多多、苏宁,均在生鲜产品上进行布局。阿里是数字粮仓;拼多多是拼农货和多多农园;京东的是3F农村电商战略,以及京东农场项目;苏宁的拼基地和拼购村。为此物流方向上,德邦和顺丰还顺势推出了生鲜农产品解决方案。”

不过2019年,在农副产品线上线下的零售总额占比超过44%的情况下,食品类电商渗透率还不足5%,现在电商渗透率比较高的是3C、鞋服、美妆。他认为,未来生鲜农副产品会是快递非常强劲的突破点。

然而,业务量增速态势良好并不代表今年快递企业就很好过,今年的实力pk、市场争夺或许来得更为猛烈。

5月18日,A股四家快递上市公司公布了4月份快递服务主要经营情况。其中,从业务量上看,顺丰实现6.11亿件,单月市占率达到9.4%;韵达实现11.5亿件,单月市占率达到17.7%;圆通实现9.41亿件,单月市占率达到14.5%;申通实现6.8亿件,单月市占率达到10.5%。

6eece9be2435470f9d7f9ce613da9b7d.jpeg

市占率排行第一梯队的几家,各自业务量同比增速都超过30%,顺丰更是达到了88%。然而营收增速却大大低于增量,韵达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同比增量45.2%,营收却只有24.56亿元,同比还下降了3.65%,增量不增收,其目的昭然若揭,看下市占率增长,从3月的16%直接跃升2个百分点达到了18%。

而这种激烈的市场争夺,事实上对于第一梯队的影响却来得没那么深远,更多只是将市占率前几家的份额继续扩大,换句话说,第一梯队的几家还是紧咬着不落队,打死的都是那些中小快递企业。

而随着高速公路恢复收费,成本投入增加,快递市场争夺更显复杂,国际经济大环境欠佳,但要考虑抢夺市场,又要考虑权衡营收,还因为上市公司要考虑投资者情绪,尤其是第一季度各家净利润下滑严重的情况下,今年的快递市场争夺真的不简单。

快运存量竞争订单电商化

相比快递喜忧参半的复杂,快运就真的是破釜沉舟的搏命了。

开年以来很明显的两个特点,抢占存量市场、拼杀增量市场。

抢占存量市场表现为价格战。

2月17日,顺丰快运取消10元/票的资源调节费;2月18日,中通快运对全网中转费按原价7折进行收取;韵达快运宣布全网中转费直接打5折,从2月21日起开始执行,到高速恢复收费停止;4月1日,顺心捷达宣布电商产品全面升级,抛比低至1:10000,价格低至2折;4月7日起,安能全网、全公斤段同分拨件中转费统一下调;4月12日,壹米滴答开始执行壹米小件产品升级,重抛比从1:6000调整为1:9000……

头牌大佬、后起之秀、传统老牌真的是一家也没落下,基层的口号也是喊得震天响。

拼杀增量市场,主要是开始订单下沉电商化,原先快运市场主要以B2B订单为主。

比如,安能推出了安心达和定时达业务,为客户提供强大质量保证和极好的客户体验感;壹米嘀嗒优速快递推出3--10kg一口价包票业务;中通快运推出60kg内单票业务下沉新品……

有市场声音认为,后疫情时期,高速恢复收费,快运格局将真正展现能力比拼,尤其是在一季度资本参与混战之后,网络规模变化很快,但最艰难的依然是处于最弱势的、没资金、没核心竞争力的小专线。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