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还原真实的冷链物流

2020-06-23 12:59

加快乡村振兴

过去我国由于产地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例如预冷设施、田头冷库、产地冷链市场、低温加工中心缺失等,导致每年都有大量应季果蔬滞销,无法实现错峰上市和农业产业化加工,农产品损耗和资源浪费极为严重。而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城乡冷链物流体系日益完善,有效改善了农产品损耗问题,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应,帮助农民实现稳步增收。


推动产地发展

冷链物流发展关系到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升级等重大战略政策的实施。农产品走出去与冷链物流运输相辅相成,随着冷链物流技术的不断发展,具有较高价值的反季节产品和具有地域特色优质农产品才能不断走出区域在全国范围内流通,距离越远,农产品价值越高,冷链运输又促进了销路拓展的实现、缓解滞销,同时全程冷链能够使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始终处在温控环境,保证安全和质量,减少损耗,据统计当前使用冷链运输损耗率在5%左右。

Part4 政策支持 共助冷链物流持续发展


近年来政府对冷链物流高度重视,国家层面出台的各类冷链物流相关政策,从多维度指导推动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相关政策主要包括冷链基地打造、农产品、生猪运输、疫情工作要求、冷链设施及其他冷链物流相关内容。此外还有法规类的文件,主要针对在冷藏冷冻食品销售及经营的场所、设备、车辆、备案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其中由国家卫健委和中物联冷链委制定的《食品冷链卫生规范》强制性标准已完成征求意见,将于2020年发布实施,是冷链物流行业第一个强制性标准。


2019-2020年关于冷链重点文件分析

640 (1).png

Part5 疫情面前 冷链物流还需要成长


放眼未来,冷链物流机遇广阔。立足当下,疫情面前也暴露出冷链行业面临的诸多问题还需要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企业去正视和解决。

1、需要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在疫情或其他突发事件期间,开启运输白名单,使冷链运输更加流畅;

2、组织具备运营标准和管理能力的组织或企业(规模、绿色通行证等)作为区域牵头人,临时成立区域冷链物流小组,整合车辆和司机资源,统一调度,解决区域成员的运营问题,保障食品等应急物资供给;

3、由于各地交通政策与国家层面政策存在差异,执行上均以当地政策为标准,不少地区对多省牌照车辆严格限制严重影响企业的运力恢复,建议建设更全面的公共信息平台,让企业第一时间了解政策动态等信息,建立统一规范标准,便于提高突发状况下水果蔬菜等食品冷链运输效率;

4、对于冷链物流过程的安全防护,推动集约化管理,推进以整托为单元化作业,减少各环节的人员接触;

5、疫情期间港口报关、冷库仓储与配送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拖车运力短缺、冷插匮乏、冷冻货柜积压,导致冷藏箱运输额外费用和风险陡增,后期得到了缓解,建议设置港口应急预案与保障措施;

6、在灾害前期进行数据备份,风险预估,地图的制作,以及定期进行应急训练,做到未雨绸缪;灾害期间进行企业内部、外部风险分类管理。

7、疫情期间,线上消费习惯被培育,各生鲜电商平台业务量呈爆发式增长,如何协同生鲜电商加强供应链,共同创建更加完善的冷链物流系统,是冷链物流行业从业者应该思考的事情。

8、比起模式的差异,真正拉开冷链物流同行差距的在于背后的供应链能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而两者本质上考验的是企业的组织力和数字化能力。

9、疫情危中有机,冷链行业后期更需要科技推动,进行全程可追溯、可视化,更高的资源调度利用水平,建立更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10、通过此次疫情可以使商流与物流结合,联合营销、开通产地绿色通道,通过优化网络的优势,协助滞销农产品上行。

11、疫情暴露了中国食品供应链体系的建设问题,以及企业自身的短板,企业应抓住此次机会进行完善和反思,为客户提供更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12、生鲜零售更多玩家入场,可以加速行业内专业人才的培养,而且相互刺激推动商品和服务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推动生鲜零售上游的进化,商品的标准化、品牌化以及食品安全。

Tips

误会了“冷链物流”,我们知道,是因为大家还不太了解它!但是“冷链物流”的确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守护食品安全,“冷链物流”一直在努力!希望大家对冷链物流多一些关注,多一些重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