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终于迎来行业规范,直播带货以后还香不香?

2020-07-06 11:11

  其实,看直播的不是“人傻钱多”,玩直播的也不该是“一锤子买卖”。就像当年的电子商务一样,如果把新经济仅仅看成是坑蒙拐骗或者去库存、挣流量的捷径,那么最后损害的一定是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的信用,自己的直播路径又能玩多久?

  直播带货不再是法外之地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目前直播带货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缺少规矩。其典型表现之一是,什么人都能干主播,主播什么都可以干。有些网红主播出场费动辄数十万元、上百万元,但他们“翻车”之后,往往只是道个歉完事,收益基本不受影响。

  这显然有悖于最基本的商业逻辑:利责相对应,有利必有责,有责必负责。既然要吃这个饭、要赚这个线,就必须承担相应的风险和责任。

  好在从今年7月开始,《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等多份针对直播带货的行业自律规范标准正式实施,激进发展的直播带货将进入“监管时代”。

  这意味着从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直播带货”将不再是法外之地。

  作为直播带货行业首个自律规范,中国广告协会发布的《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全面定义和规范了直播电商中涉及的各类角色、行为,强调直播主体不得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不得利用刷单、炒信等流量造假方式,欺骗、误导消费者,为直播带货设门槛、划底线。

  而针对直播带货中的产品质量、平台服务、监督管理,由中商联牵头起草的《视频直播购物运营和服务基本规范》和《网络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则作出详细要求,规范了这一特殊流通领域的市场秩序,有利于维护行业各主体的利益。

  毫无疑问,上述标准规范的实施,对净化行业环境、规范行业发展有一定帮助。但是遏制直播乱象、重塑行业生态,仅仅依靠行业性规范仍显不够,还应加强和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建立黑名单制度和全民监督机制。

  为此,有专家呼吁,对于违反规范的行为,视情况提示劝诫、督促整改、公开批评,对涉嫌违法的,提请监管机关依法查处。同时,还应尽快出台有关政策和司法层面的法律法规,对直播带货行业进行刚性管理和约束。

  最后,紫金财经小编想说,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各类主体,不论进入领域先后,不论老手还是新人,只要从事网络直播营销活动,都应该了解知晓基本的行为规则要求,不踩线不越线,合规经营。

  相信随着相关规范标准、人才培养的完善,直播带货行业会逐步规范,更加稳步地发展!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