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成本问题,智能柜的生产成本,后期铺设成本、运维费用最后都会算到快递费里面。笔者从华东某地城市经理处了解到,华东区正常散件价格是6+1,裹裹报价为8+2,报价比顺丰陆运还要高一点。
第二,很多细节难以处理。每个办公楼快递柜的数量如何量化?快递柜容量有限,一旦满载谁去处理?通达系快递员要是能上去何苦做快递柜。也正因许多细节性的问题没有解决,菜鸟裹裹智能柜一直是试运行状态,难以快速布局。此外,个人件对时效性要求较高,从国家邮政局快递时效排名来看,顺丰在各方面都排名第一,已经形成壁垒。单单依靠智能柜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核心问题依然存在。
第三,想法虽好,铺设难度极大。毕竟,本身利益不相关同时还要涉及后期取件、维修等一系列问题,单纯的边界难以打动物业。
无论怎样,这次菜鸟的尝试是对末端的一次完善,菜鸟作为阿里重要的一环,想要发展离不开末端的支撑。毕竟,随着线上流量日益枯竭,线下的流量反倒越显重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也变得更短,对比其他家竞品的优势也就更大。随着近两年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升级,前置仓模式开始大行其道,大数据和分散的仓储带来了更高效率的配送。菜鸟驿站作为一个类似于前置仓模式,未来会成为阿里重要的一颗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