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通过5G技术以及未来的毫米波技术,我们可以为体育场馆提供足够大的带宽,摆脱传统网络资源集中的限制,不但能在体育场里实现正常的交流和通信,还可以为观众提供实时回放、精彩视角展示,甚至是自由点播“组合拳”的服务,拓展了全新的商业模式。另外,5G还是云游戏更好的载体,可以帮助降低末端的硬件成本,降低时延,这样用户能有更好的体验。
今年4月,三大运营商共同制定了5G消息的标准。此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一起发布了关于5G消息供应商的联合招募。5G消息把我们传统的普通短消息变成了类似于腾讯微信一样可以互动,甚至是可以搜索的富媒体消息,这不仅有利于个人与熟人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个人授信的如企业等服务对象能够更好地进行相关业务。
作为5G运营商,我们更需要在各个行业不断地探索,推动供给侧、需求侧不断碰撞,共同将5G的生态环境做得更好。
◎ 5G赋能各行业转型升级
马龙龙(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使命是推进新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进步。以此为基础实现消费结构的升级,提高消费的品质与效率,这是我们的初衷和目的。在本次大会上,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将发布中商消费指数。中商消费指数是中国商业经济学会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开发、实时采集数据、定期对外发布、反映全国范围内消费领域发展走势的综合性指数。中商消费指数以权威的统计数据和实时采集数据为依据,通过复杂的统计计算,将消费领域里30多个基础指标进行降维集成、客观赋权,形成关于消费规模、消费能力、消费供给、消费成长、消费预期、消费补偿的6个子指标以及反映消费变化整体情况的总指数。
5G的发展将更好地赋能于各行各业的转型升级,在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G正从商业向民用延伸,5G应用场景日益广泛,进而引起未来数字生活环境下消费的变化,以及未来消费结构的变化。围绕数字生活方式,引导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匹配5G的供给侧升级+创新,探索消费侧的升级+创新,是5G时代带给我们的新思考和新课题。
◎ 5G解决问题的方式与众不同
李鸣(中国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个多事之秋。在这个大背景下,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尽快恢复,大家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凭借市场优势倒逼技术革新与模式创新,其体量位居全球第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往我国大规模资金都投入在公路、铁路、高铁、港口、桥梁,这些是传统的基础建设;如今,新的基础建设则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低轨卫星、基站等。
发展数字经济,从技术角度上说,其先决条件就是要有数据。只有广泛、准确、低成本地收集数据,之后其他技术才能有用武之地。
目前,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5G大国。基于5G高速率、低延时、大连接的特点,我们可以实现扁平化、整体化、去中介的组网方式,这种组网方式能够支持500亿个终端的接入,这就意味着,几乎所有我们目之所及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数据采集与传输的设备。
5G究竟可以为普通人做什么?以车联网为例,如果仅仅是本地智能、雷达探测,车与车、车与交通设施之间不能通讯,无论车辆如何智能,都停留在“单打独斗”的阶段。
但接入5G后,所有车辆以及交通设施都在同一个网络里相互通讯,车与车、车与交通设施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协同,整个交通可以在一个大的网络环境里进行优化,而不需要人工干预。城市管理者可以从更宏观的角度优化交通规则,实施针对性、差异化的交通管理措施。
以往,人都是围着设备转。只有让设备围着人转,才能进一步提高生产生活的效率。只要走进智能家居齐全的家庭,就可以看到这些年轻人对5G应用是如何趋之若鹜。用户的根本需求,不是一个个割裂的场景,而是因设备控制能力增强而带来的愉悦感和效率的提升。
工业4.0也体现着相同的道理。工厂里,机器人无线协同、设备自检等都很重要,但真正的核心是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更精准的控制。从物流到生产,从库存到销售,让设备围绕着这个目标运转,才能真正解决效率问题。
由此看来,5G解决问题的方式与4G、3G有着根本的不同,从单纯的信息传递到复杂的设备组织,5G瞄准的是人更底层、更本能的需求。5G的发展也许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方向是可预期的,希望5G技术能够成为推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
◎ 增加农业从业者学习5G技术的机会
甲裴喻(日本流通学会原会长、日本九州大学教授):5G对于日本的食品生产有着很大的帮助,在劳动力匮乏的现状下,甚至可以说是日本农业的“救世主”。目前来看,5G在日本农业中的应用范围很广。
日本农业64岁以下的就业人口在减少,平均年龄在上升。就业人口的减少和高龄化困扰着日本农业的发展。所以,日本有必要引入5G技术,大幅度节省劳动力。无人机的出现,减少了70%的拖拉机耕作工作量。以日本一家规模较大的茶厂——鹿儿岛堀口制药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经营面积270公顷,无人机采摘技术的应用使得劳动时间减少了50%。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缩短了管理时间,更能够应用于追肥和蔬菜的生产当中,引入人工智能管理系统将使生产管理计划和制造管理计划缩减约30分钟。
利用5G+人工智能技术,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传感器迅速获得土壤的4种信息,即土中的温度、含水量等信息,同时可以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和微生物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食品安全。另外,5G技术还广泛应用于质量追溯系统,对农产品原材料产地以及食品加工、销售等信息进行记录和保管。
当然,日本农业中的5G技术应用,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农业就业率不断减少和高龄化等。5G技术还需要进一步普及,增加农业就业者学习5G技术的机会,我们期待在农业领域中与国际合作5G项目。
◎ 5G的突破与商用发展
陈文玲(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著名经济学家):当前国际环境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格局,按党中央新的部署,做活各项工作。
首先,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基础教育上,5G不仅仅是远程课堂那么简单,更应该是各级教育机构各司其职。如大学应专注于科学研究上的突破。其次,在发展中,要注重发展基于5G的基础设施。利用超级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车联网等新的业态以及新的商业模式,来激发消费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