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达、圆通Q3单票扣非利润环比Q2分别提升0.022、0.009元,申通环比单票亏损有所扩大。
Q2单票扣非净利:顺丰(0.25元)>中通(0.22元)>韵达(0.045元)>圆通(0.06元)>申通(-0.027元)>百世(-0.19元)。
Q1单票扣非净利:中通(0.17元)>圆通(0.11元)>韵达(0.05元)>申通(-0.04元)>百世(-0.36元)>顺丰(-0.46元)。
4.破局之路:极兔+百世,开启第一步;产品分层带来重要新机遇
极兔+百世,开启第一步
此前深度报告中,我们对电商快递行业未来给出的关键词是:破局。
我们提出了长期看,行业真正结束恶性价格竞争,还是要回归格局的真正优化,即达到相对均衡状态,各家公司均难以通过价格手段抢到有价值的业务增量(而非纯粹牺牲利润)。
这条均衡之路有两种可能:其一是行业整合,龙头玩家减少;其二是电商格局均衡带来电商+快递的格局实现均衡。
极兔收购百世中国快递业务,对于国内电商快递而言,是行业整合的重要事件,也是龙头玩家出现了减少,意味着博弈角色少了一个。但,却并不意味着产能的完全退出。如何理解极兔收购的意义?
极兔看中了百世什么?规模——规模效应——时间效率。
首先是规模。静态看,极兔+百世的份额简单相加将有望进入行业前三。我们以21Q2各公司份额看,假设Q2极兔份额在7%,则极兔+百世的简单相加份额达到15.4%,仅落后于行业第三的圆通0.1个百分点;而我们预计,Q3极兔份额在 7-8%之间,较Q2有一定小幅提升。
其次,规模是规模效应的基础。快递是具备规模效应,并且有显著学习效应的行业。我们此前报告分析过,后来者的单票成本在一定阶段内会呈现更为明显的降幅,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业务量增长导致的成本下降;其二,强学习效应导致成本曲线下移。
第三,时间效率。国内基本盘大幅提升+间接接入阿里平台,收购方式显著提升时间效率。极兔要打通中国-东南亚全链路的目标,在国内市场需要拿下日均3000-4000万,也意味着其占拼多多业务量占比达到3-4成左右。一旦极兔携手百世成功,意味着通过资本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内可获取百世加盟商网点、运营团队、转运设备等资源。而极兔+百世日均票量预计已经达到4000-5000万票。
同时,预计通过百世快递业务也可间接接入阿里等平台,将使得其网络均衡力进一步提升。
不过,与通达系同行不同的是,百世是相对轻资产运营公司。2020年末百世集团固定资产原值57.9亿元,净值为40.8亿元,其中机器设备原值达到33.9亿元,占比58%,车辆资产仅1.2亿元。意味着百世在转运中心甚至车辆资产方面,均以租赁为主。
作为对比,2020年中通固定资产高达188亿元,圆通与韵达均近百亿元,申通52亿元。由此看,除了机器设备以外,资产本身不是极兔所需要的。那么,另一种可能就在于,极兔有可能需要借助国内的运营提升,进一步向海外进行输送。
电商快递整合是否有化学反应?
我国特殊的经济地理分布,导致区域间收、发件量差异。而通达系作为一线快递,必须进行全国性布局,低密度区域与高密度区域的转运件量先天不对称,使得规模效应打折。
而公司初始禀赋、发展路径、后续竞争,导致同一区域各公司份额差异,加剧了各公司区域间件量分布不均衡,加进一步限制了规模效应发挥。
因极兔未有详细数据,我们暂且以A股三家通达系公司做讨论参照,来看各公司收入分布的不均衡。
从占比看,通达系快递(圆通、申通、韵达),华东收入占比平均超过50%,华东+华南基本接近8成左右占比。
华东区:申通占比从2015年的50%降至2020年的44%;圆通从49%降至45%;韵达从72%降至63%,韵达华东区占比明显超过圆通与申通。
华南区:申通占比从2015年的30%降至2017年的22%后回升至2020年的30%;圆通则从27%降至21%,韵达从9%升至13%,仍低于圆通与申通,趋势的背后反映了韵达在尝试调整华东区占比过高的平衡性问题。
从金额看,2020年申通华东区收入95亿元,小于圆通的145亿元,韵达则高达199 亿元;华南区申通65亿元,与圆通66亿元基本接近,韵达则仅41亿元。2020年,申通华东区收入增速下滑,而华南区三家公司均下滑,韵达下降幅度达到了27%。
这样的分布可以很直观地看到,高密度地区存在明显重复的网络,低密度地区确实有望提升转运效率,提升规模效应。但整合很难就低舍高,高密度地区的重复性是难以破解的难题。难并不代表不可以。
所以,电商快递之间如果存在整合的可能性,要达到预期效果,是要伴随至少部分产能的退出。
产品分层的重要机遇:利于以顺丰为代表的能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公司
我们分析认为,未来一旦电商与快递产品分层,将利于顺丰为代表的能提供差异化服务的公司。那么其空间有多大?我们先以阿里系电商平台为例,测算天猫为代表的品质电商消费需求及88VIP为代表的高粘性优质用户消费需求所对应的快递分层需求空间。
我们测算天猫商城日均单量约4000万单。
根据天猫公布的双十一销售金额及物流订单数据,可知天猫双十一期间客单价维持在约200元/单,2020年提升至215元。依据该数据我们假设天猫电商2016-2020 年客单价约为180-220元,2020年对应快递订单量约为145.5亿元,日均单量约为 3988万单,占快递全行业单量的17.5%。(与同样代表品质电商消费的京东电商GMV市占率匹配)。
假设天猫电商客单价翻倍达到500元,则对应2020年快递订单量约为64亿,日均单量约为1755万单。
测算阿里88VIP会员日均单量约251万单。
为应对电商付费会员发展趋势,阿里巴巴于2018年8月正式推出88VIP会员,根据亚马逊Prime会员和京东PLUS会员经验,电商付费会员的画像是一批有较强消费力,具有高增长、高回报、高黏性特征的“三高”优质电商用户群体。该部分用户消费频次、客单价及对电商服务体验的要求均高于普通年活、月活用户,因此也具备对应的高品质快递服务需求。
京东于2016年3月正式推出 PLUS 会员服务,2018 年 9 月、2019 年 11 月、2020 年 10月会员数量分别达到1000万、1500万、2000万,占其年度活跃用户数量比例分别为3.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