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企业物料分拣策略与约束条件|拣选技术与策略分析专题(五)

2021-11-25 09:21

  计划信息齐套管理是针对主生产计划(一般计划期为1~3个月)进行物料齐套检查和管理。需要结合在库库存、在验库存、在途库存、已下采购订单等数据,按天或按周滚动计算缺料信息,主要检查有没有中期的缺料风险,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防范和处理。这些风险一般包括采购订单未及时下达、供应商未回复交期、供应商回复交期不满足需求、因计划变动和插单导致的需求变动等。

  2. 周、日作业计划层面

  日作业齐套管理是对当天或未来几天的作业计划进行物料齐套检查和管理,具体检查天数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比如可得性很好、交付周期很短的物料,检查1~2天的计划就可以满足管理需求;可得性较差、交付周期较长的物料,则需要检查3~7天的计划。

  日作业齐套管理需要结合库存标准进行分类:比如针对库存周期在3天以内的,包括在途库存、在验库存、在库库存和供应商在库库存,需要有齐套和拣选的具体时间和数量,管理颗粒度相对细化,并且要保证实时监控;针对库存周期10天以上或者战略储备的物料,一般要求必须在库才能计算齐套,所以在齐套检查时仅考虑在库库存即可。日作业齐套管理主要检查和解决短期缺料风险,比如供应商应生产未生产、应到货未到货、到货不合格、非正常生产领用等情况可能导致的短期缺料风险。

  3. 小时作业计划层面

  本文所述之物料齐套拣选策略,主要体现在小时作业齐套管理。

  小时作业齐套管理是结合实时作业计划,对即将要上线生产的任务单物料齐套性进行检查和分拣,要求所有物料必须在库且合格。对于JIT准时到货的物料,应将在途库存纳入小时作业齐套和虚拟分拣管理。小时作业计划层面一般需要进行实物齐套与分拣管理,对即将上线生产作业的实际在库库存齐套分拣情况进行最后的检查,实物齐套管理一般与物料拣选同步进行。

  对于自制件而言,一般视同外购件纳入齐套分拣管理体系,只是供应商是前工序或者内部单位而已。自制件和总装的对应关系不同,其齐套与分拣管理的维度也将有所差异。如,有些自制件完全对应总装需求拉动生产,其库存标准按小时进行设置,通过现场物料超市进行自制件的齐套分拣管理;有些自制件由于无法和总装对应,需大批量生产以减少换型次数、提高设备利用率,其库存标准普遍设置为1~7天不等,此时,自制件自然应同样纳入齐套与分拣管理范围。

  4. 采购与到货的齐套管理

  物料齐套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有效供应。假设某产品有A、B、C、D、E、F六个零部件,其采购到货周期分别为A5天、B10天、C15天、D20天、E25天、F30天,生产计划本月1日显示,本月30日需要生产某个产品。传统的采购往往无法通过系统对需求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和计划,采购为了“保证供应”,减少工作量和降低失误的可能性,直接在1日按照“齐套下单”的原则将所有物料需求生成采购订单并发布给供应商,供应商也“按照要求”准时生产和交付,于是效果如图4所示。由于物料提前采购和到货导致大量的无效库存,图中阴影区域就是库存,而这个部分库存通常就直接进了采购方的仓库(也可能是在供应商的仓库)。此时,采购完全达成了其业务的指标,能够保证生产,但库存压力居高不下,管理成本随之上升。

图片

图4 传统采购保证供应带来的库存压力

  而在物料齐套管理的逻辑下,企业通常需要采用计划倒排模式,根据生产需求时间和采购周期倒推物料的下单时间,形成精益化、数字化采购,以保证采购-到货的有效性。如图5所示。

图片

图5 齐套采购与到货带来的收益

  图5中所示,主生产计划在1日发出提示,而在30日正式生产,根据各自不同的交付周期进行倒排。此时,需要协同采购计划、作业计划、到货计划、物料齐套管理,对可能发生的过程差异进行实时监控和响应,形成“计划—信息—采购—物流—生产”的一体化管理,确保每一个物料在合适的时间下单和到货,并在设定的提前期内实现物料齐套,过程中并没有多余的、无效的库存。图中阴影部分即为相对于传统的采购管理带来的收益。

  5. 物料齐套分拣策略实时监控与预警

  物料齐套与分拣策略的执行需要具有明确的齐套计划和分拣标准,制定相关的分拣管理流程和分拣规则,清晰定义相关环节或岗位的职责等。

图片

图6 物料齐套分拣策略实时监控与预警

  物料齐套监控与预警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如图6所示。首先从物料的层面,实时监控每一种物料是否能够满足需求,将每一种物料在计划期内每一天的供需情况进行对比以识别差异。另一方面,如果某种物料有缺料风险,需要基于预先建立的作业优先级、物料库存分配规则、作业调整规则等,判断可能缺料的具体作业,以便于精确地对缺料影响进行评估,并做出快速的、合理的响应。

  对于每一维度的物料齐套监控,都要有明确的负责方、协同方、被告知方和主动关注方,强调负责方对齐套检查和异常处理的归口管理。比如小时作业齐套和实物分拣齐套旨在上线前的最后确认,应该由现场的车间调度和相关作业人员负责,协同采购和计划共同对缺料进行快速响应和分拣策略调整(数字化、智能化的企业通常通过APS/MES/WMS协同自动化存储与分拣设施完成)。

  物料齐套分拣策略的有效性通过物料齐套率体现。齐套率是某一段时间里,物料齐套的生产工单(作业)数量占总的生产工单(作业)数量的比例。齐套率是反映物料齐套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齐套的物料才是有效的,不齐套的物料就是无效库存(也无法支持生产)。所以在日常分拣管理过程中,齐套率是个需要实时监控与不断提升的指标,齐套率越高,则物流管理的有效性越高。

  6.数字化管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