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仓库建设时选择立库还是平库的决策,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不同选择的评估方式有一定的区别。通常来说,都会从这几个维度去考虑,即:成本、效率、空间利用率、灵活性、示范性,这里面有定量的评估,也有定性的评估,但最终都可以转化为定量的评估。基于两种建设方向,都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案组合,每种方案组合都带来了不同效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1总成本
总成本包括了输出中成本投入的所有成本, 在每种方案中资源组合不同,所带来的成本不同。在平库以人工为主的方案中,人员投入的成本高,以自动化为主的方案中初期的设备成本投入高,在以立库为主的方案中,仓库设施的建设成本初期投入高。因此对总成本的评估,对于任何一种仓库建设方式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评估条件。
2运作效率
运作效率的评估是一个相对值,并非效率越高越好,而是需要多环节中协同来看,最后消耗的总体资源最少才是最佳的效率。在本评估中,涉及到上架、存储、下架的几个环节,整个过程中需要与入库的需求量、出库需求量、上架与下架资源数量和缓冲区面积进行分析。通过对整个过程的模拟分析,评估总体资源效率的最优化程度。
3空间利用率
空间利用率通常是在已有的仓库中,或者是土地上去评估仓库的建设方案。空间利用率的原则上是从单位面积存储量的数值上进行比较。当在整个建设中,空间本身就是紧缺的情况下,对空间利用率的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空间利用率也不是孤立存在的,也需要和成本投入、运作效率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在作业效率要求高的作业环境中,也就只能适当的提高空间利用率,因为货物存放得越高作业效率可能越低。
在空间利用率中重点需要关注单位面积存量这个指标,这个指标表达了仓库所有面积中平均每平米的存储量能达到多少,数值越高说明对土地的空间利用率越高。
4灵活性
需求波动性大的仓库对运作的灵活性要求高,比如投入了大量的硬件资源后,如果仓库一半的时间是处于闲置状态,那么仓库建设的总体评估上是不经济的。在灵活性上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人工与自动化结合,对自动化设备采取租赁的方式,或者在旺季与三方物流合作租赁仓库等方式。
5示范性
示范性是一个定性的评估,可以简单理解为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程度越高示范性效果就越好。但没有企业会完全不计成本去达到最好的示范效果,因此,示范性首先是在能完成业务要求的情况下,去平衡先进性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也是需要综合来进行评估,能够达到品牌展示或提升的效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