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递、物流民企也在纷纷走出国门。今年恰逢中国入世20年,一场疫情让国际物流供应链的必要性异常凸显,也让像菜鸟这样拥有全球化物流运营能力的企业抓住了机遇,加快形成与中国产业链优势相匹配的中国供应链能力。在2021年美国商业杂志《快公司》(Fast Company)发布“2021年亚太十大最具创新力公司榜单”,菜鸟首次入围,名列亚太榜单第九,是唯二上榜的中国公司。12月,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共同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强调“物流枢纽”的重要作用。物流枢纽的重要性,在疫情期间表现得格外明显。正是凭借全球基础设施的扎实投入以及技术能力的提升,菜鸟在疫情中维持了一个稳定而具有性价比的全球物流服务。即便是在全球港口集装箱和舱位紧张的情况下,菜鸟全球供应链的跨境港到港运费还比随行就市的市场价低30%左右。几天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将正式生效,区域贸易的一体化必然将催生区域物流新需求,最近“中老国际班列”的发车就是一个明显信号。对于快递物流企业来说,需要从区域一体化的角度重新评估整体供应链的运作效力,新的挑战即将到来。
— 7—
员工关怀与福利向实
“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央视主播朱广权的一句戏言,逐渐成为快递小哥的工作日常。众所周知,快递员工作强度大、综合待遇相对较低,合法权益如果得不到保障,企业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峻。今年以来,快递员群体的权益保障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和保障力度。7月份,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全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从薪资待遇、社会保险、作业环境、社保权益等方面初步明确了做好快递员权益保障工作的基本路径。
此后,上调快递员派费、成立快递员工会、减少服务类罚款等措施先后出台。从中通出资1亿元设置“快递小哥关爱基金”,到菜鸟给一线快递员发红包,提升一线职业幸福感,众多快递物流企业都在行动,给快递员群体提供一个更温暖、更安全、更有获得感的工作环境成为行业共识。再过一个多月就到春节了,目前已有德邦、中通也陆续表示2022年春节“不打烊”。实际上,从2021年的春节开始,各大快递公司就已经在春节“不打烊、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