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讲求规模效应的行业里,天天快递开始陷入恶性循环:对愈加激烈的价格战束手无策,多次易主也未能走出困境,这家成立于1994年的老牌快递玩家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多少天天加盟网点被迫转型或另投它网。
百世快递国内业务卖身,肯定是另一个悲伤的故事,连续7年处于亏损状态,公司亏损金额达到150亿元,不得不走此下策。
然而对于百世来说,值得欣慰的是,百世快递还是坚持到了最后,卖了一个相对好的价格,并且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之势,拱手相让了快递业务,但其快运业务加速增长,聚焦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运营,持续优化成本、提高时效。
过去多年,百世多条腿走路,导致其多线作战,造成自身持续亏损的状态,如今百世拿掉了快递亏损大头的包袱,战略聚焦在快运供应链、国际这块相对优质的资产上发力,也有前途。
另外,还有苏通快运这家已经走过13个年头的老牌快运网络挥泪告别了零担江湖;历史悠久,全球知名,香港标杆利丰物流,229亿卖身马士基,等等,等等。
对于老牌物流企业来说,不前进就是后退,后退就会被时代抛弃,正如原央视主持人、著名互联网投资人张泉灵所说,“时代抛弃你时,连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
然而,从哲学角度说,舍得和放弃也是一种生存法则,上述物流的卖身与退场,其实也是特定历史环境下的明智之举。
三、眼下与将来
1、眼下
对于刚过去的2021年,上市这个词令物流界印象深刻,2021年,是物流行业又一上市大年。
5月28日,京东物流成功在港上市,为京东筑起了一道具备长期价值的物流护城河,同月,日日顺正式向创业板递交招股书申报稿;福佑卡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
6月9日,东航物流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航空物流第一股”6月22日,满帮集团在纽交所上市。
11 月11日,安能上市成为“港股快运第一股”,12月14日,顺丰同城于港交所挂牌上市。
上市,代表资本市场看好企业眼下在物流赛道的发展,但上市不代表上岸,新股上市,只是获得了一笔融资,其业务逻辑和基本面并没有发生改变,未来怎样发展,将来情况如何,有无盈利能力,能否赚钱才是关键,还需企业去谋划,去经营。安能物流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破发,盘中最大跌幅超7%,就是警示。
任何商业模式下的发展企业,资本都只是锦上添花,资本犹如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如虎添翼,用不好,则会全盘皆输。毕竟,这几年被资本所累的物流企业不在少数,登录资本市场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怎么能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势,真正实现高速高质量的发展才是关键。
反垄断,是2021年的经济热词,对物流产生重要影响。
2021年,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不断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重拳频出,多个互联网巨头被反垄断调查,收到巨额罚单。
根据《反垄断法》第四十七条、第四十九条规定,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处罚182.28亿元,对美团处罚34.42亿元,随着反垄断制度不断完善,赢者通吃、“二选一”等损害市场公平竞争的行为得到遏制,从而告别无序竞争。
过去十余年,以腾讯、阿里为代表的的互联网大平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或全资收购或控股联姻,形成了实事上的行业垄断,在反垄断监管要求下,占据中国互联网半壁江山的腾讯系、阿里系,或将成为过去式。
反垄断,追求共同富裕将成为各行各业的目标与行为准则,所以才有了后来阿里松绑百世,腾讯大比例退出京东股份。
“二选一”之类的绑架商家行为将成为历史名词,互联互通,打破壁垒,惠及大众逐步推进。这对物流行业的发展是一件大好事,中小物流企业最起码看到了一线希望,2022年物流平台也许将会发生一些比较大的变化,必将促进物流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2、将来
资本,能带来眼前的繁荣与辉煌,但过度资本化之后泡沫破裂,带给未来的是一地鸡毛,因此,物流企业要处理好眼前与未来的关系,不仅看重眼前利益,更要关注未来发展,未雨绸缪,往后的路才能更宽。
如果说以上所述都是眼下情况,那么,未来的物流企业该怎样前行呢?应从这些方面着手。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未来不是价格竞争,而是服务的竞争,是向综合快递物流服务商的方向发展。
中国的物流市场是需要分层的,不同的需求对应不同的服务者,坚持自己最擅长的,在国内,寻求服务下沉、产品分层;在国际,寻求快递出海、物流出海业务,成为物流企业为数不多的“增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