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问题来了: 怎样的货运经营者能在未来竞争中活下去,甚至发展壮大呢?
葛磊认为数字化、软件化成为其中关键。
原先传统公路货运市场,在控制车辆油耗、制定运输计划、管理装备资产等方面依赖的都是后台管理人员和“老司机”的经验。
但当管理车辆规模上升到某一个界限时,纯手工输入管理的方式就跟不上发展需求了。
葛磊认为这个门槛在 20辆货车。“当管理车辆低于20台的时候,既没有实力,也没有迫切的系统化需求。但当管理车辆超过20台,货运经营者就会感受到来自各个维度的压力,比如开票、司机流水管理、司机的驾驶行为和驾驶路径监管等。”
这种情况下,数字化和软件化成为必然的选择。
“数字化能帮助货运经营者摆脱对经验的依赖、规避经验的局限性,以数据的事实来洞察问题与风险。软件化则为货运经营者提供了一个直观的界面,车辆、货物、司机等信息变得一目了然,便于经营者进行管理决策。”
报告显示数字化、软件化的方向包含3个层次—— 安全、效益、增长,并且每个层次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物联网产品和应用。
比如安全方面,可以利用和车辆安全相关的GPS定位、胎温胎压监测;和货物安全相关的智能称重、温度监测、电子锁;和司机安全相关的辅助驾驶、防疲劳监测等产品和应用。
比如效益方面,可以利用甩挂、甩箱解决方案、AI量方、油耗检测、IoT+保险、车辆调度、在线结算、油卡、ETC等实现降本增效。
比如增长方面,采用智能装备租赁可以更快速进入数字化也能节省成本,用好运力匹配平台能改善经营等。
数字化公路货运市场规模或达1000亿
“公路货运发展至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各种各样的数字化应用,一些先行先试的车队,也看到了数字化解决方案带来的效益提升。目前数字化在公路货运领域已经形成一个联动效应、溢出效应。”
葛磊认为公路货运数字化拐点已至,未来3-5年数字化公路货运将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这其中以中小货运经营者在数字化、软件化上投入的差异,带来的格局变动最为显著,甚至影响一部分车队、物流公司的升级或者淘汰出局。
“超大型货运经营者本身就是货主,他的发展壮大更多与业务是否能发展相关,与车队、车的自身能力是弱关联。对小车队、微型车队来说数字化、软件化带来的更多是挤出效应。只有中小型货运经营者,降本增效、业务开拓创新更显意义重大。”
葛磊计算通过数字化、软件化能给公路货运市场带来700亿元到1000亿元效率的提升,换句话说数字化货运市场(不包括自动化驾驶)的预计规模在700—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