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一批山寨镜像号也在国内兴起。过去蹭元宇宙、区块链热度的一批“微商”“网络掮客”,已经摇身一变转攻ChatGPT。OpenAI提供了API功能,开发者能够搭建自己的前端界面后,可以通过接口使用程序的功能。一众公众号自称已接入chatGPT官方接口,有的甚至就是自己开发的聊天机器人,其主要盈利方式为“付费提问”“抽取佣金”等割韭菜常用方法,有消息称最早的一批入局者已经月入十数万,但这注定只能是监管窗口期的短期快钱,平台已经封了一批名称内含有“ChatGPT”的号。
AI技术正在引发新的伦理问题。代写论文明显涉及“学术不端、作弊”,国外一项对1000多名学生展开的调查显示,超过89%的学生使用ChatGPT来帮助完成家庭作业。教育部门普遍选择封杀ChatGPT,美国多所公立学校禁用了ChatGPT。纽约市教育部门发言人认为,该工具“不会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家科学期刊也禁止将ChatGPT列为论文“合著者”。
靠其产出内容在知乎等问答平台上获利,或是写网文,也涉及著作版权侵权的问题,不过目前国内相关AI版权内容还没有完全完善,今后或将成为监管重点。
OpenAI制定了一套不断发展的保护措施,限制了ChatGPT 创建暴力内容、鼓励非法活动或访问最新信息的能力。据称有黑客已经设计出一种绕过 ChatGPT限制的方法,并利用它来销售允许人们创建恶意软件和钓鱼电子邮件的服务。——新科技就像一柄双刃剑,在为网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有人用它来作恶。
考虑到审查管控等问题,目前国内市场尚属空白,“国内同款”还有相当的机会。百度计划在今年3月推出类似于ChatGPT的AI聊天机器人服务“文心一言”,消息发布后,股价当日大涨5.8%。
在《降临》原作者、美国华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看来,ChatGPT相当于所有文本的模糊JPEG——“它保留了网上大部分信息,就像JPEG保留了高分辨率图像的大部分信息一样。但如果要寻找精确的比特序列,你无法找到它,得到的只是近似值。但因为这个近似值是以语法文本的形式呈现的,而ChatGPT擅长创建语法文本,所以它通常是可以接受的。”
综上,“培训如何使用ChatGPT”或许将会是未来的方向之一,如同现在使用Office办公软件一样普及。浪潮已经到来,巨变将在今后显现出来。等到ChatGPT-4 诞生的时候,进化将更为显著。对此,我们要做的不是慌乱恐惧,而是拥抱变化,寻找其中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