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和专业化,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对和错,只有战略的大与小、深与远、长与短。专业化与多元化的企业,都有成功的案例,失败的典型。采用专业化策略比较成功的代表企业有苹果、微软,国内有华为,大疆。华为对自身的定位是设备供应商,将“永远不进入信息服务业”写入了华为基本法。采取多元化策略比较成功的代表企业有美国通用、西门子、华润集团。美国通用被称为是一家“能生产任何物品”的公司;西门子的业务领域涵盖交通、电力、能源、医疗等行业,华润集团在国内涉足连锁超市、酒饮、以及燃气等领域,并均已作到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地位。失败者呢,众所周知的有南航,苏宁吧。家乐福的购物卡风波记忆犹新,接着就传来其装修停业的通知。家乐福就是苏宁电器多元化的一个部分,苏宁没有坚持零售供应链为核心,并购拓展视频、球队、地产、酒店等等,都不专业,才造成今天的困局。对于物流企业来说,近日,丰网11.8亿元“转手”的事件,则很好地诠释了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怎样选择问题,应该引起业内企业的重视。
5月12日,丰网控股以人民币11.83亿元转让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丰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接盘者是极兔。曾经,丰网是顺丰业务多元化的重要尝试,一度吸引众多加盟商入局,更被认为是顺丰董事长王卫实现自己电商梦的又一切入点。如今被“转手”,宣告顺丰对于电商的又一探索落下帷幕,也预示着顺丰放弃加盟网络的探索,将更加聚焦中高端快递和供应链业务主业。对于极兔来说,自2020年进入中国市场,就聚焦电商快递赛道。2021年底对百世集团中国快递业务的收购,及今天的接盘丰网,都是对电商快递赛道的深化,因此,丰网对于顺丰,是业务多元化;对于极兔,则是主业——电商快递赛道。11.8亿元无论对于极兔还是顺丰来说,似乎都不是很高的价钱,但却说明一个问题,企业是追求业务的多样性还是专业性的问题。极兔方面表示,极兔始终聚焦电商快递领域,不断优化电商快递服务体验,收购丰网速运将有助于巩固极兔在电商快递领域的优势,符合一直以来的发展路径,也就是专业化的战略思路,从以下两个方面可明显地看出:一是强化了极兔的电商快递数字化,丰网已经打造了数智化的快递网络,包括搭建网点综合信用指数体系,深入网点数字化建设实现运营监控线上化,极兔可以加以利用。二是获得了丰网背后的加盟商资源,进一步扩大其市场规模。丰网速运的网络目前已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主要服务于电商客户,当年丰网打着顺丰旗号起网,招的都是当地最优质的加盟商。从专业化角度看,极兔收购百世,是看中了其转运资源与管理团队,还有其淘系的流量入口;此次收购丰网,则瞄准了其背后的加盟商资源和数字化底盘。
对顺丰而言,此次出清丰网速运,无疑是对其战略的重大调整,也在一定意义上宣告其入局加盟电商业务的受挫。当初丰网起网的战略意义是希望能做大电商快递市场规模,转手丰网,反映了顺丰强化品质快递,重返中高端快递服务市场,也标志着顺丰从“做大规模”全面转向“以质量和客户体验优先”的竞争战略,聚力深耕服务护城河。丰网的快递时效和服务品质与顺丰的自身定位并不一致,潜在影响着顺丰的高品质服务口碑,拉低了顺丰在消费者心中的“美誉度。其实顺丰强大在于效益领先——强,而不在于规模领先——大,这也是中国通达系规模虽然遥遥领先UPS、Fedex,DHL等欧美巨头,但经济效益却天壤之别的原因。顺丰“放弃”丰网不只是考虑目前的盈利压力,而是战略方向的重新梳理,是在多元化与专业化二者之间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将聚焦于更长远的底盘以及更持续的竞争力打造,不会盲目追求所谓件量占优,也就是“大”,而是在现有的产品和服务组合基础上进行创新,走差异化服务的道路,也就是“强”。其实,近年来,顺丰围绕“专”——顺丰的快产品,做了大量的基础投资,构建了坚实的壁垒,比如飞机资源,鄂州建成的专业货运机场等等。还有一点,顺丰是做直营的,这是其业务主要运作模式,以加盟制起网丰网,本身就与原来的运作模式相悖,丢掉丰网这个加盟网络包袱后,将进一步增强顺丰品牌定位的清晰度,继续回到原来的主轴,即“全部直营”。在目前赛道内,直营模式为主的以顺丰、京东为代表,加盟模式为主的以通达兔为代表。京东也曾推出加盟模式——众邮快递,后改名京喜快递,也没有掀起大浪,还不时传出全面停运的消息。这说明,进入自己不熟悉的业务领域,成功的概率并不大。
经历了价格战洗礼与加盟网络试水后,顺丰意识到,中高端领域才是自己最擅长,也是最赚钱的快递市场,聚焦于中高端快递领域,专注提升产品时效与服务质量。实践证明:据企业需要,顺着上下游产业链,有限度地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是好的出路,既减少了业务过于单一带来的机会风险,又确保了核心竞争力,既承袭历史又关注未来,既坚守传统主业又稳健开发新业务。从整体上讲,多元化战略成功的企业数量远远小于专业化路线成功的企业,但有一个现象与这一事实又相悖——很多企业选择了多元化,深层的原因,就是企业缺少“定力”,容易被诱惑。结语:专业化和多元化是企业面临的重大选择,需要辩证地看待多元化和专业化,并不是非此即彼的,两者完全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要依托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在全方位衡量自身发展情况后,提前做好战略发展方向规划,一个错误的战略方向定位很可能是陷阱。
如果资源整合力强大,可以发展多元化事业,但要知道自己的资源调度与资源边界,无边界的发展,最终会让自己无路可走。对绝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走专业化道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对于行业大鳄,可适度开展多元化业务,建立风险对冲机制,构建业务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