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跑步机、椭圆机为代表的健身行业消费品、以电动车为代表的两轮出行行业产品,都是日日顺物流涵盖的范围。今天,日日顺结合大件消费品细分行业的特点,形成了覆盖家电、家居、健身、出行等行业的定制化行业解决方案,并向快消、冷链生鲜等更多行业复制延伸。更为重要的是,日日顺通过互动及沟通进一步挖掘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协同合作方为用户提供覆盖居家、健身、出行等众多场景的个性化定制服务。在这个大件的赛道里,其实不仅只有日日顺,还有众多玩家,国美的安迅就是一家以大件收入为主的物流公司,运行以大件家电为主的送装服务,包括国美家电配送标志性的“送装同步”服务,以国美零售作为依靠,在家电物流领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京东收购德邦之后,也进一步强化了京东在家电、家具等大件物流上的优势;菜鸟物流这几年正大力布局末端家具安装这些大件物流。因此,在大件物流这一领域,日日顺虽然取得了成绩,同样面临着挑战。日日顺,正在从居家大件物流领导品牌成长为引领的物联网供应链场景生态品牌,但不可改变的一点,大件物流还是其主要基础。
大件的根本出路是供应链一体化,虽然过去十几年深耕不同领域,但综合物流趋势愈发明显,这也是为什么黄光裕为安讯物流的长远规划,定位于物流平台化公司,即使安迅物流转型的发动机还是来自其大件业务。三、上市,同类物流企业的借鉴意义海尔旗下的日日顺物流上市申请交了好几年,终于获得了批准,海尔集团系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主要股东还有淘宝控股。
早在2016年,快递行业就迎来了火热的上市潮,“通达系”、顺丰等头部企业纷纷在资本市场上岸,当时的日日顺,包括国美安迅物流,也曾有所计划,但实力所限,最终也没能在那波火热的浪潮里获得席位。筹钱,比拼的是战略、是人脉,更是企业自身的实力,无论引进战略投资,还是IPO上市都是如此。因此,要上市,关键还是要看有没有业绩支撑。在物流行业加速内卷之下,日日顺物流处于盈利状态,去年营收168亿,净利润5.7亿,从财报上来看,近 3 年净利润都是非常漂亮的,未来持续性的规模盈利能力更有保证。上市,业务不能单一,日日顺前几年上市一直没能成功,很多机构把其归咎于业务太单一,关联公司业务太多,因为日日顺的主要业务基本来源于其两大股东——海尔与菜鸟。从2019年至2021年来看,日日顺来自于海尔和阿里的毛利合计占报告期的比率分别为67.54%、62.87%、63.07%,摆脱对海尔以及菜鸟物流(自营物流)的过分依靠,是其持续发展的挑战。日日顺近年主打开放,如何去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成为重点,可喜的是目前开拓的主要客户较为优质,多为全球知名企业或境内外上市公司。对企业、对商业、对新零售来说,得物流者得天下。物流赋能供应链的道路已被证明可行,只有资金的渠道是壁垒,上市,无疑是一条最好的融资渠道。物流快递企业对资金的渴求不言而喻,林林总总的事情都离不开资本的支持,上市也成为许多企业寻求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首先,上市后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本助力;其次,上市也能使企业获得更高的知名度,提高用户增长;最后,上市可以加大企业全球化进程。快一步IPO,或许能在后续的竞争中掌握更多的筹码,毕竟上市公司的公信力总是要好一些。在大件赛道,日日顺拔得头筹。
上市,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有钱了,有钱好办事,企业的发展自然不同。从规模上来说,尽管日日顺物流在外界口碑极佳,但与顺丰、中通等老牌物流企业相比,无论是收入、业务量等,都有不小的差距,这说明需要资金来助力缩小这一差距,有规模才有效益的可能,大件快递要完善网络覆盖,建立覆盖面广泛的配套基础物流网络,都需要钱,需要去市场上去融资。破解大件快递“标准化低、信息化低、时效性低、破损率高”三低一高的痛点,同样需要钱。向科技要效益,向智慧要服务是捷径。对科技的投入,就是对未来的投入,相比于传统电商小件,大件快递货物体积大、重量大、价格高,很多快递黑科技都无法简单复制到大件快递市场。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大件重货分拣难题,现有的自动化设备难以满足其分拣要求,与零担类似,依赖于人工分拣,在时效性、差错率、成本控制等方面造成负面效应。大件重货分拣难题已成为当下整个行业的关注焦点,解决了分拣问题,大件快递的配送效率、服务质量都将有巨大的提升。在这方面,日日顺物流走在前面,全国首个全流程、全场景的大件智能仓——黄岛智能仓,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还不够,还面临着挑战。日日顺这次募集资金,就有大部分要用于“智能物流中心项目”、“仓储设备智能化项目”、“物流信息系统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项目”,在流程、模式、管理、技术等方面发力,打造系统化的大件物流解决能力。上市对于团队有更强的激励,也会使脱胎于企业的物流,更加独立开放,摆脱对母公司的过度依靠,同时,上市,也会给母公司带来诸多好处,拥有更多新的发展趋势和可能性,开拓出更多新的前景和方向。日日顺从家电制造老兵张瑞敏旗下海尔孵化成长的家电物流老兵,终于快熬成正果了,然而,并不是每个企业物流最后都能成功上市,同时作为家电物流的苏宁物流已易主,而国美旗下安迅物流正处在负面缠身的国美造成的危机中。安迅物流,曾依托于国美集团强大资源网络构建了全国性第三方物流公司,近年曾有IPO计划,已到了要引入战投阶段,对外收入占比已经达到40%,具备独立上市发展的潜质,黄光裕也给安迅物流立下三年内上市的目标,可是被国美近年经营状况愈下的连累,正与上市渐行渐远,这可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资本开支能力是决定各大细分赛道领先企业未来能否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外部环境影响,还是内生动力差异,当企业之间最惨烈的竞争阶段到来时,资本的实力终将成为硬实力,筹资比拼成为竞争后面不可忽视的力量。物流企业拥有独特商业模式,这是盈利和后续竞争的根本保障,再佐以资本的力量,发展潜力就能得到充分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