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出发,几个小时的曲折路程后,他们终于抵达目的地。顾不上歇口气儿,就赶紧卸货、送往村民家里。提前接到配送电话的私德多吉一家早早在门后等候了。“图吉切——图吉切——(藏语谢谢的意思)”私德多吉的父亲一边说着感谢,一边赶忙上前扶住次仁多吉背后的电冰箱。次仁多吉也顺势将硕大无比的冰箱放在地上,和他们一家人拉起了家常。“新冰箱送到了。”次仁多吉满脸笑容说道。这时,邻居们也都围过来,摸着冰箱的外包装连连赞叹,说:“真好,冰箱都能送到我们这里了,我们家也要买。”私德多吉的母亲则笑着回应邻居们的话:“是啊,很方便的。”简单的寒暄之后,次仁多吉将冰箱扛进房间,轻轻放置在地上,就帮他们安装。安装时,私德多吉家的小朋友围着这个新添置的大家电蹦蹦跳跳,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很快,冰箱安装好了。紧接着,他又忙活起来,将智能液晶电视也一并安装好,调试好后,又耐心地教两位老人如何使用。“父母不怎么会用电子产品,京东小哥送货上门安装好后,还教他们怎么使用,真的很方便。”私德多吉说,“以后,再往家里买啥东西,哪怕我不在父母身边,也不担心了。”这份放心,是村民们对仁多吉和益西次旺的认可,更是对京东的认可。
一直以来,京东物流针对家电家居等大件商品坚持100%送装一体的上门服务标准,今年618期间,更是通过对全国超万名专业师傅的专项能力培训,首次提供涵盖“送、装、拆、收”四位一体的末端最后一公里省心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省心的服务体验。
也许正因如此,送货量蹭蹭往上涨。“现在光是浪卡子这边,每周要跑两趟,每趟的订单也多了。”次仁多吉说,“以前一周送一次,一次也就五六件。现在我们一周送两趟,一次就有几十件。”
手记
一趟送货,便利了两群人记者了解到:选择做京东物流大件师傅之前,次仁多吉和益西次旺也都做过别的工作。“当时我有个朋友在京东上班,就给我介绍,听起来非常好,我就去应聘了。”益西次旺说,“没想到成功了。”成为京东物流大件师傅后,他们的积极性提高了,因为以前都是按月拿相同的工资,干啥活也没动力,但现在还能拿提成、也有公积金社保,让他们有了更多的盼头。“刚开始大家都不知道用京东,还有一些都不会用这个平台,我们送货的时候就会跟当地老百姓讲用京东的好处。送货上门时也会耐心教他们如何使用,慢慢的,大家就很信任我们了。”益西次旺说。次仁多吉附和道,“还有一些老人不会下单,就让我们帮忙。现在,一些大件送到村里后,他们也会帮忙搬,时间久了,大家也都把我们当家人一般对待,这让我们非常有成就感。”“接下来,想要继续在这里干,还是有新的打算?”面对这样的问题,两个年轻人也给出了最真诚的答案:“大家都想多挣一点嘛,让生活更好一些,嘿嘿……”记者感受到,一趟送货路,便利了两群人——就业的快递员、以及下单消费的顾客。
2017年,京东集团与西藏签署“互联网+”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后京东在西藏不断加速投资,京东西藏物流园(西藏公共仓)启用、新建西藏首个智能物流仓、在西藏几乎所有县级地区运营家电专卖店等。
2023年1-4月,西藏地区人均网购金额增长到全国第三,家电等是其购买最多的商品之一,网购增速也位列全国前茅。曾经的“不包邮区”不仅可以享受“上午下单、下午收货”,同时也迎来了智能物流基础设施的逐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