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产品设计、工艺准备、采购供应,还是生产制造、产品销售,亦或售后服务各项工作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物流成本的升降变化,为此,要求对整个生产经营活动实施全过程的控制。从产品制成到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过程的物流成本效率化,亦即物流设施的投资或扩建与否要视整个流通渠道的发展和要求而定。
这么说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途径,是融合问题,例如国家一直支持的物流与制造业的融合就是途径之一。
还有一点是,我国生产力还没有达到世界工业强国水平,工业产值仅为全球总值的30%,单位GDP能耗大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废品回收能力低,特别是各种工业产品、装备、终端的回收。工业品回收率大概在10%左右,而经济发达国家通常是40%到50%,这都需要从全局角度去改进,而不仅仅是物流的责任,只靠物流也达不到目的。
总之,通过物流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价值,提升货物价值,可以降低相对物流成本,推动社会物流成本在GDP中占比下降。
结语:过去10年中国的物流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诞生了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和模式创新,支撑了中国各个领域发生变革,为全社会降本增效作出了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