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铁联运“一单制”,如何协同多方角色,解决融资授信

2024-01-16 09:28

  一是梳理形成政府公共数据资源目录和责任清单,推动基础公共信息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明确各有关部门数据开放的责任和要求。

  二是推动港口码头进出闸数据、港口箱位数据等海运数据以及铁路装车时间、启运时间及到站时间等在途数据信息开放共享,与市场化的多式联运公共服务平台进行互联互通,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信息实时共享。

  三是推动多式联运经营人围绕多式联运货源组织、线路优化、定位跟踪、产品设计、客户服务等市场需求,以业务为核心建设多式联运信息平台,实现平台企业与供应链上下游和多式联运各环节、各参与方的互联互通。

  3.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

  大部分需要通过“一单制”解决融资需求的小微贸易企业不能达到商业银行的基本授信条件,必须通过供应链模式创新解决银行对小微企业授信问题的担忧。从成都、郑州、山东等地的探索看,必须有一个实力强、信誉高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进行担保,才能解决商业银行授信问题。

  借鉴供应链金融理念,在交易中引入核心企业,这一核心企业可将众多的中小型贸易企业集聚起来,形成上下游紧密连接的完整产业链,掌握货物采购和处置能力。银行通过对核心企业提供授信支持的方式实现对上下游企业的辐射。中小微企业可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以其与核心企业发生的资金流和物流为基础,获得银行授信。

  4.后方流转市场培育

  进口地货物处置难和成本高是影响金融机构介入多式联运“一单制”以及融资创新的难点之一。应推动海关、商务、财政等各方共同发力,在后方流转市场培育方面寻求政策突破,为快速实现货物的销售或单据的流转提供条件。

  多式联运“一单制”,是解决长距离运输中多种运输方式、多个参与主体无缝衔接的基础,也是在联运流程上叠加金融运作的综合型物流服务模式。由于其流程长、复杂度高、融资需求大而授信难等客观原因,使得单证和规则统一,信息高度共享,不同角色的高度协同成为“一单制”实现的必备条件,因此,数字化信息平台是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落实的必经之路。

  参考资料:《国际公铁联运“一单制”运行机理及规则体系设计研究》冯淑贞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