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发文:支持建设一批田头冷藏保鲜设施,推动建设一批县域农副产品电商直播基地

2024-02-20 18:57
丘陵山区农机装备等领域取得突破。提升创新条件。调整优化农业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布局,建设区域引领性种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企业实验室和企科创新联合体。遴选一批创新型国家农业阵型企业。建设第三批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推广应用。建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队伍和条件建设,强化农技推广体系与科研院校、科技服务企业贯通合作。持续建设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打造农业科技强县样板。(十五)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筛选挖掘大豆、玉米等优异种质和基因资源。建设国家畜禽和淡水渔业种质资源库。推进育种创新攻关深入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选育推广高油高产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开展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提高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加强育制种基地建设深入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和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建设南繁硅谷、黑龙江大豆等国家级种业基地,新遴选一批制种大县、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畜禽核心育种场。加强品种试验审定管理,推进实施种子认证制度。(十六)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建设“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推动建设农机装备研产推用贯通应用基地。推广适用农机。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实行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资金兑付方式,推动优机优补。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提升农机服务能力。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因地制宜推广应用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加强机手作业技能培训,深入推进机收减损。四、加强农业资源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发展绿色转型(十七)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坚定不移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常态化开展部门联动执法监管,严厉打击各类非法捕捞行为。加强以长江流域为重点的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强化智能设施应用。推动提高退捕渔民安置和社会保障水平,将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及时识别为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实施好“十省百县千户”退捕渔民跟踪调研和就业帮扶“暖心行动”。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加强水生生物资源调查、监测和评估,发布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开展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栖息地调查,加大力度深入实施中华鲟、中华白海豚等旗舰物种保护行动计划。加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强化涉渔生态补偿措施落实,推进水生生物栖息生境修复。(十八)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科学施肥增效行动,选择一批乡村整建制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推动农药减量化,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发展。加快修订禁限用农药名录。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深入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支持养殖场户建设和改造提升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一批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推进秸秆科学还田、高效离田。开展地膜联合监管“百日攻坚”行动,严禁非标地膜入市下田,促进地膜科学使用处置。以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为重点,扩大整建制全要素全链条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点。推进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十九)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广绿色技术促进小循环。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培训,推广应用绿色高效品种机具,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粮畜菌果等生态种养。推进种养结合促进中循环。实施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培育一批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促进种养适配、生态循环。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大循环。建设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生产基地,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开展省级农业绿色发展水平监测评价。(二十)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深入实施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等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覆盖全链条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品质分级体系,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开展豇豆、水产养殖重点品种药物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加强其他合格率偏低品种监管。强化农产品检测,推广应用新型快速检测技术,全面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和信用监管覆盖范围。培育精品品牌。完善农业品牌目录制度,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建设一批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优质特色产品品牌。办好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展会。五、全链推进乡村产业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二十一)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升特色种养。支持开展特色种质资源收集普查,筛选一批性状优良的特色品种。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遴选一批热带作物标准示范园,推动产业提档升级。调优水果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发展现代果园,完善采后处理、加工和冷链物流体系,促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做精乡土特色产业。加强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发掘培育篾匠、铁匠、剪纸工等能工巧匠,促进传统工艺特色产业发展,创响“工艺牌”、“文化牌”等乡土品牌。培育乡村特色产业专业村镇,发展一批特色粮油、果菜茶、畜禽、水产品、乡土产业等村镇。(二十二)高值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改进技术装备。支持区域性预冷烘干、储藏保鲜、鲜切包装等初加工设施建设,推广应用新型杀菌、高效分离等精深加工技术。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科研试验基地,完善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推进延链增值。绘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加工树”图谱,引导加工企业开发多元加工产品。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建设一批全产业链典型县。推进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稻米油、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