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拼多多的新发展路线

2024-03-27 21:16

  价格之所以低,是因为利用拼多多过去多年积累的供应链基础,为全世界不同地区的消费者提供直接从工厂购买的渠道,Temu“省去中间商”的直销方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产业带商家直达海外消费者,保障了健康持续的低价。去掉中间环节,商家节省了运营成本,海外消费者享受到了低价。

  更为重要的是,支撑Temu崛起的底层逻辑,其实是孕育多年的中国制造产业,拼多多只是让中国制造惠及世界各地的消费者。

  北美五环外确实有许多实惠的需求,但价格一旦和劣质挂钩就会让消费者感到不值,为此Temu首创的全托管模式,能从平台对商品的质量和服务进行强把控,向海外输出更适合市场的产品。

  在美国,中国电商低价的竞争对手是亚马逊,在亚马逊的增长飞轮里,“更低的价格——更多的选品——更好的便利性”一直是推动力,低价,刻在亚马逊的基因里。

  虽然Temu体量比亚马逊的小得多,Temu低于300亿美元的GMV,亚马逊则是6000-7000多亿美元,并且便利性方面,远不如亚马逊,其顾客下单之后,大约要7-15个工作日才能送达。

  但Temu的雪球越滚越大,SKU越来越多,其“更多的选品”也逐渐实现,而“更低的价格”那更不用说,如果它的价格只相当于亚马逊的一半还低,你就不需要在亚马逊买了,这不能不让亚马逊为首的本土电商有所警惕。

640 (10).jpg

  培育中的TEMU,前途无量,但也面临着地缘政治的影响,字节跳动在美国受到的空前打压与凌霸使TEMU有所警惕,加上灰熊做空报告的出台,拼多多原来的海外思路是,把美国市场做到一定的规模,然后再铺全球,现在开始改变策略了,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Temu正在设定目标,计划到2025年将美国市场对Temu整体的商品销售额占比降低至30%。

  于是,在美国成功的低价方式和营销套路,Temu就将其复制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区,未来将继续向欧洲和非洲扩张,覆盖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在全球持续跑马圈地,快速扩张。

  四、友商,低价不好学

  拼多多基数没有阿里和京东高,但胜在增速快,3月22日年报披露,拼多多业绩再次大增,意味着性价比消费又一次胜利,低价战略是拼多多的明牌,去年以来也引起了各大电商平台的跟进,但竞争对手很难构成威胁。

640 (4).png

  面对消费者一边选择消费升级,同时又坚持理性消费,拼多多地降低价格,加大补贴成为电商平台的一种趋势,在这一背景下,无论是淘宝、还是京东都开始回归价格中心,全网“拼多多”化。

  电商进入“性价比为王”的时代,拼多多成为电商行业的对标学习对象,以拼多多为标杆,卷性价比、卷服务已经成为行业标配,京东、淘宝、抖音等电商平台,都把价格力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强哥回归后京东重提“多快好省”,推出百亿补贴;淘宝天猫在年初提出“价格力”战略目标;快手电商将“低价好物”作为快手的经营风向标。

  拼多多的“低价”,其实是在对的时代里做了对的事,去年的双11,所有的电商巨头都开始踏入与拼多多类似的路径,学着躬身讲低价的故事,刘强东也强调“京东如果失去了低价优势,其他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

  正如有网友评论的那样:鄙视拼多多,羡慕拼多多,模仿拼多多,成为拼多多……在拼多多,无数个空想正在化为现实。

  然而,成为拼多多并不容易,你不知道,拼多多,业绩背后有多“拼”,学低价,要对自己狠。

  提供给消费者不贵的好东西,同时平台也能赚钱,这就代表企业的成本管控是非常优秀的。过去两年互联网厂商普遍采取降本增效战略,成本端得到明显优化。

  有业内人士评价:阿里是商家和员工的天堂,但一定不是消费者和投资人的天堂;拼多多是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天堂,但它是员工、商家和供应商的绞肉机。

  拼多多没有过于繁杂的部门体系,整体部门架构最为扁平,人效远高于其他两家,有着不能忽略的组织软实力,尤其令人惊叹的是,一年GMV 4.2万亿体量的超级电商公司,单季的行政费用也就3亿元,管理费用的绝对控制意味着,高层可能对自己更狠。

  拼多多的成本控制很有一套,在总收入同比怒增500亿,其中TEMU从无到有做到260亿单季收入的情况下,公司的营销费用相应只增加了90亿,研发和行政合计才增加了7亿。

  特别是Temu业务规模在大幅增加、获客营销投入力度不小的情况下,营销费用还能比预期更低,实属不俗的表现。多数费用在不断增长的营收规模下,一直在被动摊薄,再度体现了拼多多极强的人效和资源复用的能力。

  在拼多多,真正的流量分发逻辑反映,系统在推货品的时候,更多情况下拼多多倾向于去推这种白牌低客单的货品,其他平台更倾向于去找价格弹性。拼多多国内主站先靠极致质价比积累用户,再通过“百亿补贴”、“百亿生态”等项目向上深耕完成逆袭,人群破圈的过程,也是新品牌高速成长的最佳时机。

  学低价,就要有低价的公信力,以“诚实的低价”来销售商品,以往大促活动之前,有些卖家会先将商品提价,然后再来一个“虚假的打折扣”,由此损伤了“低价大促“的公信力。

  有些卖家很会取巧,经常先以低价引流,甚至亏本出售,等“养熟”产品链接,实现稳定流量和销量之后,再行抬高价格以实现盈利。因此,低价需要是实实在在的低价,简单买、简单退,少一点套路、多一点实惠,不能玩花样,不能让顾客丢掉对低价,好品的心智认知和平台的牌子。

  推进平台商品低价,究其动机,就是把用户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把消费者放在第一位。过去,阿里与京东,更重视平台商家的利益,今天工作方向从从商户变为用户,是阿里面对环境变化给出的破局之道,而刘强东强调:“决策时不要忘了用户,这是我们做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归根结底都是要赢得用户。

640 (8).jpg

  电商们,学着别人的路子,踏入对方的花园,这并不是一个坏兆头,但不要成了东施效颦。

  结语:无论市场环境如何改变,消费者对低价好物的追求是不变的,拼多多的低价成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家电商平台的崛起,更是社会结构和消费观念变迁的一个缩影。

  拼多多始终抱着向消费者学习、向市场学习的真诚态度,为用户创造更好的购物体验,以其核心的低价打法为基础,与友商一起共同打造一个健康、良性发展的电商市场。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