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城市配送交付的效率与体验,美团于2017年启动了无人机配送服务的探索,2021年初,美团无人机在深圳完成了首个面向真实用户的订单配送任务。同年11月,美团与上海市合作正式启动全国首个城市低空物流运营示范中心,并在2022年12月于上海市金山区开通了常态化航线。截至2023年12月底,美团无人机配送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11个商圈落地了25条航线,配送服务覆盖了办公、景区、市政公园、医疗、校园等多种场景,并累计完成用户订单超22万单。
2023年7月5日,美团无人机举行发布会,第四代无人机正式亮相。这是一款用于城市低空配送网络的小型多旋翼无人机,最大载重 2.5kg,最大起飞重量 9.5kg,满载最大配送半径达5km,满载最大配送距离达10km。
2024年春节假期前5天,深圳人才公园无人机配送订单量,较去年十一假期前增长约80%,炸鸡、汉堡等多种商品销量增长超过5倍,很多商家超八成的外卖订单由无人机配送完成。
菜鸟
2017年,菜鸟无人机曾在福建进行过首次跨海飞行;2018年,菜鸟与北航无人机公司合作“驼峰”无人物流计划,共同打造“吨位级”民用物流无人机;随后的几年,菜鸟无人机深入田间地头,实现了在陕西运送农产品,在浙江运输龙井头茶、杨梅等场景应用。
中通
中通的无人机团队成立于2016年9月,2018年中通在陕西西安临潼网点正式启动无人机常态化运行,成功完成了首次载货飞行;2020年,中通在旬阳规划了6条无人机航线;2021年,中通又在浙江桐庐开辟了3条航线进行系统化运行测试,实现在山区、农村场景的规模化应用;2022年,中通快递还分别与壹通无人机、航空工业西飞民机签署了大型商用无人运输机发展合作协议,围绕大型商用无人运输机场景研究、产品研制、示范运营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
2023年9月,中通快递受邀参展2023年服贸会,展示了更大载重的油电混合快递无人机。该设备通过4G通信链路接入中通自主研发的巡天智云无人机综合管控平台,可实时监测飞行状态、实现便捷的任务航线规划与超远程实时监控,具有视觉识别精准降落功能,误差可达厘米级。
大疆
作为消费级无人机的行业龙头,大疆公司也开始进军无人机物流领域。2023年8月,大疆发布首款民用运载无人机DJI Flycart 30,正式加入非大型物流无人机赛道。该无人机集大载重、长航程、强信号、高智能于一身,适用于山地、岸基、乡村运输场景及各类应急场景下的物资运输。目前该运载无人机已在湖北、青海、西藏、四川等地山区和南京、天津等岸基运输场景进行试点应用,节约运送时间和运输成本。
大疆运载无人机DJI FC30
eVTOL,低空经济新星
说到低空经济,除了无人机,不得不提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又称为“空中出租车”,简单来说就是电动化、且不需要跑道就可垂直起降的飞机。eVTOL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便捷机动、绿色环保、较低运营维护成本等优势。
eVTOL的应用场景分为:载人(客运),提供城市空中出租车服务、公务航空和旅游观光等;载物(货运),为城市快递服务、工业物料运输等提供支持;城市服务,包括应急响应、搜救行动、城市安全巡查等重要社会功能。
2024年2月,全球首条eVTOL跨海跨城空中航线迎来首飞,由上海峰飞航空科技研发的eVTOL“盛世龙”完成了从深圳到珠海的行程,将原本需要2.5到3小时的地面车程缩短至20分钟。峰飞航空科技方面将这趟飞行形容为“见证未来交通历史时刻”。这次飞行是对低空出行商业化运营的重要探索,也预示着低空“新动能”正在为未来的空中交通绘制出崭新的图景。
eVTOL投入商业化运营,需要先从民航局获得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单机适航证(AC),运营合格证(OC)。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eVTOL头部玩家动作频频,疯狂取证。
2023年10月,由亿航智能自主研发的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系统获得中国民航局正式颁发的TC证,标志着EH216-S的型号设计充分符合中国民航局的安全标准与适航要求,具备了无人驾驶航空器载人商业运营的资格。此后不久,EH216-S又取得了全球首张AC证。2024年4月,EH216-S成功拿下全球首张PC证,意味着获得了规模化生产的许可。至此,亿航智能的EH216-S已经拿到了TC、PC和AC证,仅需获得OC证,则能够将eVTOL投入至商业运营。
2024年3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V2000CG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获得TC证,这也是全球首个通过型号合格认证的吨级以上eVTOL航空器。在取证仪式上,中通与峰飞航空进行了购机协议签约,首批采购数量共计30架。
V2000CG载物无人驾驶航空器
物流无人机产业发展趋势
无人机在物流业的应用集中在运输、仓储、配送三大场景。在运输与配送环节,无人机凭借灵活性强、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优势,有助于缓解物流企业人力成本高、交通拥堵、订单量激增等问题,成为当前无人机在物流领域应用的主要模式。目前,无人机已经被用于运送血液、药物和医疗器械等物资,为救援工作提供有力支持;也可将农产品从农田或农场直接运输到市场或超市,从而缩短农产品运输时间,提升流通效率。在仓储领域,无人机能通过视觉识别、红外热成像等技术捕捉信息,对货物进行盘点、计数、测量、检视,实现灵活高效的库存管理。
与此同时,无人机在物流行业的推广应用也面临一系列阻碍因素,多数企业还处在探索阶段。由于无人机的操作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和经验,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外事故,如撞车、坠机等,需要对安全问题予以重视。此外,在与其他飞行器的协调、飞行道路的规划、隐私问题等等,也需要相关法规和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我国密集出台相关产业政策,深化空域改革,推动低空经济从探索走向发展。资本和地方政府对无人机的关注热度提升,与低空经济在今年两会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不无关系。2024年,共有18个地方政府将低空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深圳市的支持力度最大,专项政策最多。从具体的政策支持细则来看,当前各地方政府对低空经济的支持细则主要在以下3个方面:第一是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航机场、起降平台;第二是拓宽下游应用场景;第三是推动企业/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