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邮政局和海关及边境保护局正在密切合作,实施针对新关税的有效征收机制,以确保包裹投递受到最小干扰,但包括美国USPS在内的中美跨界快递公司,仍在了解最新关税规则下的新程序,新规仍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还不知道特朗普政府将如何具体实施这些规则。
美国业界指出,如果每个包裹都必须经过检查,那么国际包裹进入美国的速度将会“减慢”,导致从中国邮寄到美国物品严重延误,并推高运输成本。
特朗普喜欢拿“关税”当武器,底气当然是来源于美国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市场,但是美国是全球最大消费市场,美国人对全球商品的需求,也是客观存在的。
说实话,Temu、Shein这些平台的快速发展,小额免税包裹功不可没,2024年,Temu连续第二年跃居苹果美国下载量最大的免费应用榜首,但Temu和TikTok Shop宣称,近年他们的商业模式不依赖“最低限度”免税门槛,主要是带动众多品牌出海;Shein最新回应称,进口合规是“首要任务”,该公司支持美国对“最低限度”条款的改革努力。
综上分析,美国的需求不会有大的变化,对物流的需求同样不会有大的缩减,只是物流方式发生改变,比如对直发小额包裹的冲击,可能改变为一般贸易的方式清关,必然会有更多的商家把包裹转为海外仓发货,据报道,Shein和Temu已在美国开设了配送中心,允许卖家将商品运送到美国并存放在当地仓库。
Temu 已经开始吸引在美国仓库有库存的中国卖家入驻其网站,以便将包裹从美国当地运送给美国购物者;Shein 还在美国开设了配送中心和供应链中心,这种转变在国际货运上表现为本地配送比例增加,国际长途运输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会转移到美国本土物流配送体系上。
中美经贸联系非一纸政令所能切割,无论一国的贸易政策如何调整,跨境电商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并没有消失,仍然具有很强竞争力,国际贸易数字化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
原本依靠大量小包裹运输的模式面临挑战,电商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规划物流方案,例如,可能会从零散小包裹运输转向整批货物运输,这将对国际货运的物流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过去电商快速发展使得国际货运倾向于适应小批量、高频次的运输需求,如今这种需求结构可能发生改变。
中国物流企业可能会在美国或其他国家建立海外仓或物流设施,以便在当地进行仓储和配送,减少关税及贸易政策变化的影响。对于专做直发的像顺丰这样的快递公司,包括美国联邦快递(FedEx),德国邮政旗下的敦豪航空货运公司(DHL)和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UPS)等。
目前需要的是更清楚地了解报关和清关程序的变化,从而准备相应的对策,使负面影响缩减到最小。
对于UPS、FedEx和DHL等国际物流公司,已建立了征收关税的系统,正在与客户合作,以限制对客户和消费者的负面影响,避免供应链中断,对于中国跨境物流企业,可整合资源,提供“门到门”综合服务(如报关、退税、海外仓),增强客户粘性。
每次危机都是重新洗牌的机会,这次关税风波,对中小物流企业来说,因抗风险能力弱而退出市场,龙头跨境物流企业通过整合资源扩大份额。中国跨境物流平台向“72小时全球达”迈进,将广东生产厂家与纽约消费者的距离缩短到3个工作日,这种效率革命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义了国际贸易的形态,无论美国的政策如何调整,都难以抹杀跨境物流本身所具有的优势,更不可能改变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大趋势。
鉴于美国邮政USPS朝令夕改暂停接收相关中国包裹事件造成的电商营业的混乱,有人指出,这一举动更加激进,企图从物流源头对中国输美商品进行管控。有专家建议,中国电商平台和商家可以选择多个跨境物流公司合作,尤其是中国公司的海外部门或子公司,来增强物流的确定性。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华挥舞“关税大棒”,同时又磨刀霍霍对准输美小包裹“小额豁免”政策之际,向美国客户销售产品的中国跨境电商面临新挑战,挑战也意味着机遇。
可以肯定,对于高价值产品,影响相对较轻,预计低价产品将更受冲击,部分对价格敏感的消费品(如纺织品、电子产品)出口受冲击更大,而高附加值或不可替代的产品(如高端制造)影响相对较小。因此,过去低价走量的跨境电商模式在未来很难延续,要注意提高产品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这次关税大棒,很可能会更加激发中国出海品牌加强产品研发和品牌建设,倒逼中国品牌加速转型升级。
近年,我国在这方面已有基础,跨境电商企业累计在海外注册商标超3万个,越来越多的出海企业,开始从"卖产品"向"做品牌"转型了,这次关税大棒虽然来势汹汹,但中国出海品牌的抗风险能力已经大大提升了。未来要告别“赚快钱”思维,深耕合规与品牌,关税再高,也挡不住真正的好产品,让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才是王道,使中国商品在面对关税壁垒时,仍然能够保持一定的市场优势。
对于跨境物流企业来说,需聚焦高价值商品如半导体、新能源产品跨境物流。同时,出口企业为降低关税风险,会对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有更高要求,促使物流企业提供更高效、灵活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物流企业为了应对成本上升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压力,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和信息化建设,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物流配送的精准性和及时性,提高物流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美国加征关税举措,在全球供应链领域掀起惊涛骇浪,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可能导致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重构。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对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直接冲击了原有的贸易平衡,可能导致供应链中断或重组,如果欧盟也被卷入这场关税战,全球供应链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企业长期依赖从中国、加拿大、墨西哥采购原材料、零部件,为了维持利润,企业要么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供应商,可新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供应稳定性、交货期等都存在不确定性,要么消化成本,这又会压缩企业利润空间。企业为了寻找替代供应商,需要重新规划物流路线和供应链布局,增加供应链的复杂性和成本。
当然,美国总统特朗普具有商人属性,有利益的事自然选择最优,中国供应链就是最优的解决方案,也是美国未来不得不选择的标的,中国物流跨境企业需要这方面进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