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冷链物流尚需“联盟”发力
2006-06-01 15:01
运营商和投资者组成的联盟,共谋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不仅要满足国内的需求,还应符合国际标准。
目前,国内的零售商虽然希望提高冷链的可靠性,但他们普遍认同应由供应商负责将产品运送到零售点,而供应商由于成本和实力原因又不愿在食品安全上投入更多。同时,由于多数的零售点密度不足,分布在全国各地且还在不断扩张,产生大量的配送成本,而供应商又处于单干状态,使冷链物流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因此,科尔尼公司建议,应模仿西方发达国家,建立一个能满足消费者、供应商和零售商三方面需求的、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即由供应商将货物运送到主要城市冷链物流整合中心,整合后进行长途运输,由地区整合中心进行装箱提货和当地运送,再整合后发送到零售直销点。在整个过程中均有严格的温度控制,实现实时监控和生熟食分开,经过培训的员工需掌握正确的装卸和贮存方法,通过这些环节来保障食品的安全。
科尔尼公司表示,加入到冷链联盟中来的零售商、供应商、服务及运输设备的供应商,都将受益。对零售商而言,一体化的冷链可减少库存,提高现货存放质量,降低损耗,提高地理覆盖率;对供应商而言,可大大改善运输、存放、装卸的效率,降低产品损坏率;对服务和设备供应商而言,可通过向生产商、零售商和第三方物流商提供配送服务而获益。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人士表示,发展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工程,还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尽快建立冷链食品标准和食品冷链标准,将其纳入食品市场准入制度中,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测易腐食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同时要加快信息系统的建设,这样既可保证冷链食品和物流方向正确,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冷藏链设施,最大限度降低冷链食品成本,使其尽快达到普通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