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盘共用系统”物联网应用的现实平台

2011-02-17 15:28
出库两个环节都需要;第三我们的客户也要配置。如果托盘从甲客户到乙客户,乙客户也得配置。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基于RFID技术的托盘循环共用系统,提升各相关企业的运营效率与管理水平。
 
  但是目前来看,这些环节本身都没有配套设备,哪怕是很大型的客户也不具备相应条件。所以,在推广RFID托盘应用的前期,基本上都要由我们公司来配套相关的软硬件,先把RFID技术应用起来,以后再通过其它方式收回投资。
 
  其实在国内托盘租赁行业,外资企业很早就提出使用RFID技术,也在托盘上预留了RFID标签的位置,但是这么多年来,RFID技术在托盘共用系统中一直没有用上。这是因为只有在全社会实现托盘共用的情况下才非常需要RFID技术,因为托盘在不同的经营主体间流转时非常需要得知准确的信息。而托盘共用系统在中国现阶段推广很慢,案例很少。在目前租赁的托盘中,90%以上在企业内部使用,厂内托盘租赁的权责关系很清楚,托盘直接交给客户,出现的一切责任客户自负,因此也没必要追踪托盘流向。
 
  我们实施的第一个,应该也是国内第一个案例来自机电行业。中包精力作为工信部节材代木的试点示范单位,率先在机电行业推广托盘循环共用模式,以此实现节约资源,提高物流效率。中包精力此次拿出实际行动为托盘配置RFID标签,也算是走在了行业前列。
 
  记者:请你介绍国外在托盘等物流设备上应用RFID的情况如何?
 
  余渡元:可以说,欧美在物流设备领域,已经将RFID技术应用得相当广泛。据我了解,美国托盘共用系统托盘保有量约为2000万片,几乎都采用RFID技术来管理,并且大概已经进行了5年时间。如欧美托盘共用市场上的主要企业集保、IGPS托盘等。2009年9月,我们的投资方之一江阴模塑集团成功收购了美国最大的托盘生产商——PALM塑料公司,PALM出厂的托盘也都内置有RFID 标签。
 
  以前,托盘管理大多数都使用一维条码,通过扫描条码获取信息。但一维条码需要逐一扫描识别,当托盘数量很大时,会影响效率。而RFID可以非接触识别,批量读取,几十上百的标签信息瞬间就读取了,在处理量大时很显效率。正是由于RFID对托盘管理的好处显而易见,在欧美,大多数的托盘在生产制造时已经预埋了RFID标签。
 
  最近欧美市场上,RFID技术在物流设备上应用也更加广泛。去年初去欧洲,我发现绝大多数周转箱都配置了RFID标签,标签记录的信息相当丰富,甚至包括周转箱自重等数据。
 
  记者:你如何看待未来几年国内物流设备领域RFID技术的应用前景?
 
  余渡元:欧美的发展情况给我们带来了启示,物流领域,尤其是物流设备,应该正是RFID发挥作用最好的领域。
 
  以前,业界的关注点太多集中于RFID在具体产品上的应用。这正是RFID推广受到阻碍的原因。因为单一的产品价值有高有低,在高价值产品上附加RFID标签,价格变化不明显,若是低价值产品,比如杯子,售价才1元钱,贴一个RFID标签还要1元钱,这样肯定没有厂家愿意做,没有消费者愿买单。
 
  而物流设备相对RFID标签来讲都是高价值物品,并且最关键的是,RFID标签贴在产品上,随着消费者的购买使用往往是一次性被消耗;而物流设备都是反复多年使用,RFID标签能够反复使用,直到损坏为止,这样一来RFID每次的使用成本可以被分摊到很小。
 
  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使产品的运输包装智能化和物流可视化变为现实,构成物物相联的网络。因此我们相信,在解决了成本、技术等问题后,RFID和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正当时。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