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物流安全管理政策与法规建设亟待加强

2007-04-23 11:13
代码系统,详细记载生产链和流通链中被监控对象移动的轨迹,监测食品的生产和销售状况。欧盟还建立了食品追踪机制,要求食品经销商对食品来源进行记录,对食品销售去向进行记录,由此建立起了食品流通可追踪的系统,便于对有害食品的追踪和召回。

  三、加强我国食品物流安全管理政策与法规建设的建议

  鉴于我国食品由于流通不安全导致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所以有必要对食品物流安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切实改变“食品物流安全频频告急”的状况。在制定食品物流安全政策与法规时,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政策与法规制定的统一性与广泛参与性

  职能整合、统一管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一个显著特征。不少国家纷纷将食品安全的监管集中到一个或几个部门,并加大部门间的协调力度,以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我国可以考虑在现行的部际食品安全联席协调会议的管理架构上有所突破,如成立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之下设置食品安全标准或食品法典委员会,专门负责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从而使我国建立起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在制定食品安全与法规时,要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保持沟通。

  另外,在制定具体的食品物流安全政策与法规时,政府宜与食品企业、物流行业协会合作,共同完善食品物流的法规和制度。由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行业提供食品物流的交流平台,建立起食品物流链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可以将中毒、腐烂等食品现象降到最低,改变我国食品行业的负面效应,共同打造中国食品行业"健康、绿色"的崭新形象。

  2.加强政策与法规执行力量的多元化

  目前,欧美国家出现了一种新趋势,即食品安全监管从过去以政府部门为主,逐步转向重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比如,第三方独立检测检验机构的建立。而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尚为国家相关部门所垄断,但由于资金有限,导致检测手段和设备都很匮乏。食品安全监管尤其是食品物流安全监督需要其他力量的参与,群策群力,才能解决问题。可发挥物流行业协会和食品行业协会的“行业管理优势”和消协的“监督作用”,也可建立独立的第三方食品物流安全监控机构;中央和地方在食品物流安全标准上要保持良好的协调。要充分发挥地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作用。这些都需在食品物流安全政策和法规中有所涉及和规定。

  3.启用HACCP体系,提高食品物流过程中关键环节的可控性

  HACCP是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的缩写,意为“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是食品制造产业确认危害,对危害进行评估及建立控制方法的系统,旨在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可用于由食品原料至最后消费这一食物链的整个过程。

  HACCP体系应用于制定食品物流安全政策与法规时,其基本内容可分为两部分。(1)危害分析:分析食物流通过程中各个步骤的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2)关键控制点:根据危害分析结果设定关键控制点及控制方法。实施HACCP体系需要组建推行小组。推行小组可由食品技术专家、物流专家、微生物专家以及机械工程专家等各有关方面专家组成;HACCP注重食品物流过程中的安全预防控制,从而大大降低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变质、腐烂的概率。

  4.大力提倡绿色运输,保证食品物流的环境良好性

  在制定食品物流安全政策和法规时,要大力提倡食品的绿色化运输。所谓绿色运输是指运输食品时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和无污染。

  在制定食品物流安全政策和法规时,应明确规定物流企业和食品企业必须共同实现如下几个条件:“三P”条件:即食品的品质(Produce)要好,处理工艺(Process-ing)质量要高,食品包装(Package)符合食品的特性,这是食品进入绿色运输时的“早期质量”;“三C”条件:即指在流通过程中对易腐食品的爱护(Care)、保持清洁卫生(Clean)以及低温环境(Cool);“三T”条件:即要求食品运输要有适宜的时间(Time)长度限制、适宜的温度(Temperature)限制和要求被运输的食品有一定的适宜耐藏性(Tolerance);“三Q”条件:设备数量(Quantity)和设备质量(Quality)标准的协调能够保证易腐食品总是处在适宜的环境(湿度、温度、气体环境、卫生),快速(Quick)的作业组织则是指食品运输物流各项环节的快速而紧密衔接,有利于运输物流总时间的缩短;“三M”条件:三M指的是运输物流工具与手段(Means)、运输方法(Method)和管理措施(Management),既符合食品物流的特性,又能保证经济且最佳的保鲜效果,并要有相应的管理机构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以保证运输物流链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转。

  5.创建食品物流安全可追溯系统,提高食品物流的信息透明度

  食品安全风险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和制成品的质量问题;另一方面是在食品流通过程中,由于运输管理不当而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论是哪一方面安全出问题,都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食品物流安全出了问题。创建食品物流安全可追溯系统,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包括食品识别系统、代码系统和安全状体系统,详细记载某种食品在广义的食品物流链中移动的轨迹和状态,监测食品的生产和销售的整个物流状况。这样建立起来的食品流通可追踪系统,有利于对有害食品的追踪和召回,也有利于确认食品在流通中的安全责任归属。

  四、结语

  政府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物流安全政策和法规,可以为食品物流安全监督提供依据,也可以为食品物流企业物流运营提供操作规范,这必将大大降低我国食品中毒、食品腐烂等安全事故的发生,使中国的老百姓能够真正放心消费,尽快促进中国食品行业树立起“健康、绿色”的新形象。当然,食品物流安全管理是个综合性的问题,除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法规外,还需要食品物流各环节协调机制的建立、食品物流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等一系列条件的支持。

  说明:本文是谢如鹤教授主持的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食品物流安全管理相关问题的综合研究》(项目号:050-08)阶段成果。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