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物流融资难中小企业命悬一线

2011-03-22 09:54
象屿闽兴等纷纷将托盘费用翻了一倍,由去年的35~38元每吨涨至67~72元每吨,且资金交换不能延期。其中,厦门建发拟发行6亿元中期票据,其中一半将用于偿还本公司本部现有银行贷款,以降低银行贷款规模。托盘大户也缺钱了。

  “没法继续拆借了,资金成本太高了。”杨少龙说,钢材贸易商散而多,而且资金大都是靠银行与托盘公司取得的。

  不过,钢贸行业融资杠杆率很高,钢材仓单贷款的抵押率通常介于70%~80%之间。沉积在这个行业的信贷资金并不少。此外,融资渠道也正在不断多元化,例如直接做工地的钢贸商,为缓解资金压力,通常会让具有实力的工地替其担保向银行申请贷款,或者工地给钢贸商预付款。

  3月份,贸易商的资金紧张有所缓解,资金成本大约是6~8 个点,囤货的成本为50 元/吨/月。

  但王永福分析说,资金趋紧将贯穿今年钢市。后期钢贸商的资金压力会慢慢显示出来,尤其到了4、5月份偿还银行年初贷款时期,市场资金量减少会更加明显的体现。1~2月份异常资金极其紧张的情景仍会出现。

  洗牌与风险

  民间层面和银行层面融资渠道的堵塞对中小钢贸商意味着必须用销售回款来偿还高利贷的利息。

  春节过后,在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的情况下,工地开工较迟,与往年节后需求转旺大大不同。由于市场缺乏需求的有效支撑,一直呈现有价无市的状态。这让钢贸商的资金面远不如去年。一度出现贸易商中间到手贸易成交趋近于零,销售回款速度缓慢。“中小钢贸商的资金首先受到冲击,有些甚至发生短期的资金真空。”上海业宝物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煌辉分析,一旦市场开始下跌,跑得快的往往是中小户,因为他们资金紧张。

  徐煌辉解释说,很多在年前通过库存向银行质押或向社会资金垫款的库存,因抵押期限临近,今后必然加速将该部分库存销售出去以回笼资金,这部分抵押库存的投放将会加剧市场的下跌。

  此时市场的主导权却没有在这些中小贸易商的手中。

  国字头的大型钢贸商在融资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一般情况下,有国家和银行撑腰,资金雄厚。这些钢贸商往往凭借资金实力,一般不会马上跟随市场下跌而参与杀跌。但不跌不等于他们不会跌,只是下跌的时间会延后,“一旦下跌幅度往往超过前者。等到新的贷款迟迟不下来,后期钢厂订货需要打款,这些大户只好忍痛将原有库存割肉销售,而这一跌会带动市场更深的下跌。”

  资金的困境并不仅是钢贸企业的难题,压力已经开始向上游钢厂传导。“3月份的订货政策里,钢厂的贴息普遍上调,仅此吨钢成本增加50元/吨。”大汉钢贸公司财务部员工给记者解释说,贸易商给钢厂付款拿货,是付现款还是付承兑汇票,钢厂就相应的有贴息和反贴息的政策,如果你是付承兑汇票,那么你早付一天就要多承担一天的银行贴息。“即使这样向钢厂订货,其收现款比例也已经加大,而且不愿意再承兑汇票了。”可见整个产业链的资金都不充足。

  由于积压亏损严重,一些亏损不起的中小贸易商纷纷选择与钢厂解除长年协议,有的向钢厂申请推迟付款订货。只留下国字头的和资金实力雄厚的贸易商,他们靠银行的贷款硬撑着。

  这么一来,有钢厂着急了。一家钢厂的销售人员开始给经销商做工作:“现在是困难时期,款子可以缓点打,要不先把货给你们发出来吧。”代理商答:“还是不要发了,码头放不下了。”

  这其中除了资金周转不过来,更多恐怕是经销商心中对后市走势的担忧。

  一旦银行紧缩,销售不畅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又没有了钢贸商的预付款,那钢厂的合同组织将面临巨大困难。即使自己压库等到市场好转再销售,但库存愈多资金就愈困难,后期风险就愈大。一旦资金链断掉,很可能会出现钢厂以超低的价格打包出售极低的资源,引发使市场陷入恐慌性暴跌。这使得整个市场的主导权仍集中在钢厂手中。“现在和2008年最大的不同,是银行没有催贷,如果信贷持续紧缩,并且银行开始催促还贷款的话,到底有多少企业能够顶住,能顶多久就很难说了。”杨少龙说。

  业内人士提醒,资金紧张,决定了钢市的弱势特征,即使反弹也不要去追涨,要防止更大的陷阱。

  在钢市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北京冀玉明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于占明调整了战略以规避资金风险。“我们会让工地先交预付款,或者签订逾期交款工地赔偿利息的合同。”于占明解释说,让工地交预付款的前提是,钢材结算价格仅高于市场价二三十元,以让利的方式来获得预付款,以避免工地拖欠款项的情况。“在目前高风险钢市环境下,完全依靠银行贷款是不理智的。”于占明说道,而且贷款数量不能超过自有资金的三分之二,否则将会面临较大的资金占用成本压力,稍有经营不善,就可能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