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阁”家居的总经理毛睿就是其中之一。中国美院毕业的毛睿原先在麦包包做广告营销,两年之后,他离开了这家公司,创办了一个类似于“无印良品”的家居店铺,只不过价格低廉许多。俞雷也是,在帅康电器的电子商务公司做了几年CEO之后,他创办了自己的在线儿童家居品牌。
第二个困境来自于仓储和物流。“意尚家居”的仓库就设在青岩刘村一幢民居的地下室里,货柜上塞满了各种货品。采购主管金益智说,从创办到现在,仓库已经扩展了3次,但还是不够用:“电子商务的增长速度是一个月30%甚至更高,对仓库的要求也是一样,一般的店铺根本满足不了。”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虽然有自己的仓储体系是优势,但是电子商务所要求的零取给原先整进整出的仓储管理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这让原先打算做团购和秒杀的企业犹疑止步。“做团购做秒杀对物流和仓储要求很高,不做好准备不敢贸然行动。”王京京说。此外,繁荣的交易市场,使得物流能力严重供不应求。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几乎所有的快递公司都在义乌设立了面积庞大的仓储基地,但在迅速增长的发货量面前还是屡屡爆仓,很多店主年前订的货到元宵节了也没有发完。
钱和政策之外
“青岩刘代表了义乌电商发展初期的一种模式。”当地的一名官员说,“义乌未来的电商发展环境将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别网商发展需要。”
义乌拥有丰富的货源和便捷的物流,这给义乌电商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2010年,义乌市政府制定了《义乌市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和《义乌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政策(试行)》对电子商务等做了一些规定,如“对通过B2B,B2C,C2C等电子商务形式实现年销售额收入首次突破500万元、1000万元、2000万元的经营主体,分别按20万元、40万元、80万元给予一次性奖励”,以及“传统企业分离成立独立的电子商务法人企业并运行一年以上的,在享受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优惠政策的同时,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
政策尚未实行。一个电商曾经表示:“要让政府拿出钱来办事情很难。”但是现在看来,就算政府拿出了钱和政策,义乌电子商务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淘宝的皇冠信誉并不值钱,这是义乌网商的共识,大部分的义乌淘宝皇冠卖家都是依靠卖价格低廉的日用百货积累起信誉。目前的义乌网商们依旧呈现出多而杂的样态,并没有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清晰发展模式,也并没有出现大型的电子商务企业。
对淘宝依赖程度高是义乌网商的另一个问题,许多店家并没有自己的生产商,只有销售渠道,淘宝成了生死攸关的窗口。有一次淘宝网页打不开,领秀家居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国宝一晚上没有睡觉,“好像天塌下来一样”。
即便目前电子商务和传统行业相较仍有较大的价格优势,但这一优势正随着义乌电子商务的同质化竞争日渐激烈和推广费用的水涨船高渐渐消失,“到最后,可能就跟传统企业没什么区别。”吴献法说。
价格战的硝烟散尽之后,差异化服务、产品创新依旧是厂商竞争不二法门。
把区域化电子商务作为地方支柱产业发展,利用区域资源推广网络平台,曾被视为义乌电子商务发展的一条路径。早在2001年.义乌市电信局即开始筹办“中华商埠”,并藉由中华商埠筹办了两届电子商务高峰论坛,曾一度掀起了义乌企业界信息化狂潮——83家企业注册了国际国内域名,70多家挂起了网页,意图将供应商渠道资源整合在电子交易平台里的中华商埠甚至放言:要做全球小商品自由贸易的引擎。但最终失败。
而中国义乌小商品网(ONCCC)的营建耗去了政府大量资金和10年时间,对其寄予了诸多厚望。2010年义乌市政府与中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数字商务项目,对第三方平台和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具有较强的推进作用。
对于义乌市政府来说,发展物流业和搭建国际第三方支付平台,或将成为未来义乌电子商务发展的一种可能。作为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义乌的包裹费用只及外地物流的1/5。2001年义乌市政府即开始筹办物流产业园,正在建造中的国际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给义乌的在线跨境贸易发展带来了更多想象空间。
去年5月22日,由义乌市政府发起,淘金百货董事长楼仲平、“爱就推门”董事长童元智、汇奇思百货董事长华强、江东街道电子商务协会秘书长刘文高等人参与筹备的义乌网商协会成立。这是一个兼有官方和民间色彩的群体,义乌的网商们希望能够聚合起来相互取暖,共同追逐梦想。“像杭州的贝塔咖啡一样,最终成为电商们的朝圣地。”楼仲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