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完善运输网络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010-12-31 15:24
中心数量达到51个,占全国的7.6%,位居全国第二。

  其中,“传化物流”首创的“公路港”物流模式,通过建设运营管理服务、物流信息交易、车源调度、零担快运、仓储配送以及配套服务等六大功能模块构成的公共物流平台,成功解决了各基地所在区域内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三大业态的物流业务外包难、中小物流企业创业发展难、社会车辆停车配货难等问题,被誉为中国物流行业最具价值的商业模式创新,已被成功“复制”到成都、苏州等地。

  据悉,“十二五”期间,浙江物流园区的总投资将达到73亿元,重点推进12个省级重点物流园区中7个衔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园区建设,推动综合运输的发展。到2015年建成属于国家运输枢纽和地区性运输枢纽的交通物流基地24个。

  信息化建设引领新发展

  现代化的物流园区是硬件,信息化的公共平台是软件。

  在浙江传化物流基地的交易大厅里,巨大的电子屏上不停地滚动着货运来往信息。正是凭借这块电子屏幕,4000多辆货车与480家中小型物流企业提供的逾5000条运输需求信息实现了快速对接,有效减少了货车的空驶率,每年降低物流成本约30亿元,并能减少碳排放14万吨。

  “对物流企业而言,拥有一个互通共享物流信息交换基础平台对提高运输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实现生态低碳发展极为关键。”传化物流总裁姚文通说。

  事实上,为建设一个具有示范意义的交通物流电子枢纽,浙江交通运管部门以物流信息化为抓手,着力建设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目前,平台累计完成补助资金投入4000万元。“平台”用户数超过6万,数据交换总量超过1600万条,日交换量10万条,已建成(整合)车货交易、货物跟踪等物流公共应用中心8个,普运、物流基地等物流通用软件5个,在建仓储、货代等接口改造软件等7个。

  其中,通用软件在浙江推广超过3000家,实现了全省所有小件快运、危险品运输企业应用管理软件联网。相关免费通用软件在河南、四川、宁夏等省区进行前期推广,已有35家企业应用,为实现全国联网奠定了基础。

  此外,浙江电子口岸、宁波电子口岸均已和浙江物流电子枢纽进行对接,实现了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信息的互联。

  据悉,到2012年末,浙江物流业对经济贡献率将超过13%,物流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600亿元,物流产业将占服务业的25%,成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同时,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将降到12%,可累计减少物流成本支出约1200亿元,相当于每年地方财政收入增加10%。最新统计显示,经过三年的推进,浙江大物流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物流成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浙江制造的产品具备更大的竞争力。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