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从您的分析来看,目前我国物流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还不高,这是否说明现阶段我国物流业发展依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
姚景源:尽管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在过去20年特别是最近10年间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但确实还应看到现存的问题。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尽管我国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但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仍然明显偏低。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这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二是尽管我们的物流业发展水平已显著提高,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但“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特别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三是尽管我们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正逐步完善,但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尚未建立,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还有待加强。四是尽管我们物流业发展环境有明显好转,但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尽管物流行业基础性工作成效明显,但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这些实际问题,都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需要着力加以解决的。
主持人:我们注意到,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但造成我国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的剧烈波动,而且对其他产业的物流服务供给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国家及时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前,在我们有效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我国即将进入“十二五”时期开局之年,应当如何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和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特点,使现代物流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姚景源:应当说,自2009年3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以来,各地区结合当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明显实效。但是,考虑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改善民生和维护社会稳定任务艰巨,我认为,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握促进我国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大方向;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把《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抓紧抓实,确保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所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2009年的水平有所下降。
主持人:请您把物流业调整振兴的主要任务和有关政策措施再为我们重申一下。
姚景源: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制定得非常详细。这里,我仅做一个简单的概括。
首先,我们要完成10项主要任务:一是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二是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三是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四是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五是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六是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七是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八是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九是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十是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其次,我们要实施9项重点工程:一是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二是物流园区工程;三是城市配送工程;四是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五是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工程;六是物流标准和技术推广工程;七是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工程;八是物流科技攻关工程;九是应急物流工程。
由于现代物流业是新型服务业,涉及面广,我们要完成和实施好以上10项主要任务、9项重点工程,还需要相关政策措施作保障。具体地说,一要加强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组织和协调;二要改革物流管理体制;三要清理有关物流的行政法规,加强对物流领域的立法研究,完善物流的法律法规体系,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四要制订专项规划,积极引导和推动重点领域和区域物流业的发展;五要加快发展民营物流企业,扩大对外开放步伐,多渠道增加对物流业的投入;六要进一步完善物流业统计调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物流业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七要继续推进物流业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八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九要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成为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