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流业四大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
一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网络系统。目前,在医药、农产品、食品、烟草等行业领域,产品追溯体系发挥着货物追踪、识别、查询、信息采集与管理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已有很多成功应用。
二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这是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物流过程中实时实现车辆定位、运输物品监控、在线调度与配送可视化与管理的系统。目前,初级的应用比较普遍。
三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这是基于传感、RFID、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的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借助配送中心智能控制、自动化操作的网络,可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目前一些先进的自动化物流中心,基本实现了机器人队码垛,无人搬运车搬运物料,分拣线上开展自动分拣,计算机控制堆垛机自动完成出入库,整个物流作业与生产制造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与网络化系统。这也是物联网的初级应用。
四是企业的智慧供应链。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面对着大量的个性化需求与订单,怎样能使供应链更加智慧?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客户需求预测?这些是企业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智慧物流和智慧供应链的后勤保障网络系统支持。打造智慧供应链,是IBM智慧地球解决方案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有一些应用案例。
目前,物联网在物流行业的应用,在物品可追溯领域的技术与政策等条件都已经成熟,应加快全面推进;在可视化与智能化物流管理领域应该开展试点,力争取得重点突破,取得有示范意义的案例;在智能物流中心建设方面需要物联网理念进一步提升,加强网络建设和物流与生产的联动;在智能配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应该统一规划,全力推进。此外,物联网技术在行业物流的集成应用也具有广阔前景,如烟草物联网、医药物联网等。
五、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
一是智能物流货运与配货的信息化平台。依托RFID、GPS/GIS、GPRS等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搭建物流货运与配载信息化监控管理平台,为客户在线提供实时的货物信息、返程配货信息、导航信息、联网监测等。目前中国已经出现多个这样的物流信息平台。
物联网时代建立智能物流货运与配货平台,具有重要意义,也具有重大市场机遇,目前很多企业都在积极开拓在这方面应用。
二是集装箱多式联运智能信息化管理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一个面向集装箱多式联运全过程的物联网服务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全程物流服务信息服务及综合业务信息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领域,最为典型的应用是上海港机包起帆牵头在RFID技术基础上建立的集装箱物流全程实时监控平台。
从2001年开始,包起帆带领科研团队开展了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的研究。2005年12月3日,中国第一条装有电子标签的集装箱航线正式起航;2006年,该项目实现了与互联网的结合;2007年11月20日,开始了中美国际集装箱航线系统实测;2008年3月10日,开始了全球第一条国际航线的商业运营。此后中国与加拿大、日本、俄罗斯、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航线陆续开通。
该系统实质上就是以集装箱为跟踪目标的一种物联网,采用了电子标签(RFID)与互联网的结合,提供集装箱在经过各物流节点时的实时状态信息,对提高集装箱物流的透明度、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物联网在物流业应用发展趋势
一是统一标准,建立统一物流业物联网平台。统一的物联网基础体系是物联网运行的前提,只有在统一的体系基础上建立的物联网才真正能做到信息共享和智慧应用,就像互联网体系一样。建立统一的标准是物联网发展趋势,更是物流行业应用市场的需求。不论从需求、上下层连接基础设施建设、市场的发展状况来看,基于EPC的物流领域的物联网将最先形成。
二是互联互通,融入社会物联网。物联网是聚合型的系统创新,必将带来跨行业的应用。如产品的可追溯智能网络就可以方便地融入社会物联网,开放追溯信息,让人们方便地实时查询、追溯产品信息。今后其他的物流系统也将根据需要融入社会物联网络或与专业智慧网络互通,智慧物流也将成为人们智慧生活的一部分。
三是多种物联网技术集成应用于智慧物流。目前在物流业应用较多的感知手段主要是RFID和GPS技术,今后随着物联网技术发展,传感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