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

2010-08-25 12:05
产业联盟为支撑,立足西部、辐射和影响国内外市场的中国物联网产业高地。

  (二)产业规模。到2012年,全市物联网产业规模达300亿元以上。在RFID、定位跟踪、传感器件、信息安全以及物联网相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软件与系统集成、信息服务等领域,形成龙头企业20家以上、集聚骨干企业100家以上。

  (三)产业结构。以RFID与定位跟踪、新型传感器、软件与信息服务为核心产业,以新型电子材料、通用集成电路、专用芯片、信息安全为支撑产业,打造物联网产业体系,带动通信传输、计算处理、数据存储和行业应用同步发展,形成重点突出、功能配套、结构合理的产业链。

  (四)产业布局。以成都高新区为高端研发区,建设成都物联网产业科技园,重点打造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基地,形成覆盖物联网核心技术领域和产业标准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双流县为制造产业区,建设成都物联网产业园,重点打造物联网产品制造基地和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形成物联网产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生产制造基地。

  四、发展重点(一)产业重点1.RFID与定位跟踪产业。发展RFID产品,重点发展RFID标签的芯片设计、天线设计、标签封装与测试以及RFID应用软件、中间件和系统集成,加快发展RFID读写器、手持终端以及内置射频通信模块的手机、计量设备等产品制造。发展音视频识别产品,重点发展网络相机、高清数字摄像、红外成像以及高清视频编解码、视频智能处理、行为模式识别等设备制造和软件开发。发展定位跟踪产品,重点发展卫星导航定位接收器、雷达、声纳等装置,以及相关的智能开关、报警器、连接器等生产制造。

  2.新型传感器产业。发展MEMS传感器、微纳传感器,逐步形成传感器设计、加工、封装和测试的产业体系。发展光纤传感器,形成光纤围栏、光纤火灾预警系统、光纤管道安全监测系统等产品批量生产能力。加快传感节点通信、大规模自组网与可靠信息交互等技术研发,重点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器件、数模转换器件和嵌入式通信器件。加快发展光电声化生和碳纳米管等传感器制造所需要的新型电子材料。重点发展传感节点SoC(系统级芯片)、数据信号处理芯片、通用通信芯片,形成传感器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的生产能力。

  3.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发展传感网络软件、嵌入式软件、中间件软件、M2M(机器到机器)平台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重点发展物联网信息安全软件、产品和专业化服务。重点发展物联网系统集成和运行维护服务,支持构建M2M应用平台,支持企业面向行业应用开展物联网技术服务、系统运行维护、测试评估、验证认证和人才培训,培育物联网专业化技术服务企业。

  (二)产业平台。

  1.物联网应用中心。面向物联网应用,建设系统集成与组网测试公共支撑平台,提供物联网体系结构、通信协议、能效设计、网络性能优化、动态能量管理、安全保护与可靠性等系统调试、测试、监控和仿真工具,开展物联网系统架构、信息交互、接口技术、标识技术、协同信息处理等国家标准的符合性验证和应用模拟。面向生产制造、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计算处理、信息交换、数据存储灾备和资源互调共享等共性技术服务。

  2.物联网研发中心。面向物联网产品研发和生产,建设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公共技术平台,提供微传感器、微执行器、微结构器件、光纤传感器、RFID与读写器件等产品设计、工艺设计和开发测试环境。建设微系统工艺平台,提供产品定型、中试生产需要的净化厂房、工艺装备和测试工具。

  3.物联网信息安全中心。面向物联网信息感知、数据传输、计算处理和系统应用,构建覆盖全程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微功耗低成本安全电子标签、传感器专用安全芯片、MEMS安全技术、无线及光纤传感网络安全技术、数据智能处理安全技术和安全中间件等产品研发,形成全国物联网信息安全产品生产中心。面向物联网应用,开展物联网信息安全需求分析、安全策略制定、安全技术架构设计,提供安全咨询、产品和系统安全测评、数据恢复、安全加固、应急响应、人员培训以及信息安全运行管理服务。

  (三)重点项目。

  1.产业基础项目。在抓好物联网应用组网与测试验证平台、EDA公共技术平台、信息安全公共支撑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进中国电信云计算与云存储西部中心、中国移动M2M成都平台、3G网络、万国数据中心、中立数据中心、曙光公司高性能云计算中心等项目实施,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无线宽带网络体系和面向物联网产品生产、应用的产业基础平台,形成总容量达到40000TB(万亿字节)的数据存储能力和200万亿次/秒的计算能力。

  2.产业载体项目。加快成都(高新)物联网产业科技园、成都(双流)物联网产业园建设。以两大园区为载体,抓好九洲物联网工业园、凯路威RFID产业园、红宇科技总部、电子科大红外传感产业基地、金蝶物联网中间件产业基地、中电科技30所物联网信息安全产业基地、成都物联网工程技术学院等项目推进。

  3.产业化项目。抓好国腾集团MEMS传感器及卫星导航定位终端、川大智胜视频识别系统、千嘉科技光电直读式远程数据系统、电子科大RFID芯片规模化量产、普什RFID扩产改造、和芯微电子传感器芯片设计等项目实施。加强与欧盟、美国、日本、以色列、韩国、新加坡、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科院等单位的技术合作和项目引进,着力打造并逐步形成国内一流、面向国际的物联网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产品制造基地。

  五、推进措施(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部通信枢纽建设,重点推进与物联网发展直接相关的重大基础工程,加快形成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所需要的通信传输、智能处理、数据存储、信息安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在带宽、码号、频率、特服等通信资源、物联网基础设施布局以及物联网技术检测、标准验证等方面的支持,尽快形成物联网产业快速聚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区位优势。

  (二)抓好应用示范。面向生产制造、社会管理和民生领域,积极引导和组织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着力打造物联网技术体系、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