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转制院所在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双轮驱动”下,焕发了生机和活力。蚌埠玻璃设计研究院、合肥水泥研究院、中电科技集团38所、合肥通用研究院等转制院所,不仅实现年总收入以50%%速度递增,而且通过重组,盘活了一批地方企业,有4家转制院所控股的企业成功上市。
一批军工技术转化为民用产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三年来,共完成重点开发项目619项,开发民品203项,形成万吨级船舶、气象雷达、船用柴油机、特种显示系统等4个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
三、主要体会
1.经济与科技互动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把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和主导力量,在经济规划、计划、项目实施中,充分考虑和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在公共政策中,确立科技政策的优先地位;同时,科技发展要以企业为载体,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实现经济与科技的有机结合。
2.发挥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两个优势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市场价值的实现作为衡量技术创新的主要标准,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的紧密结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等于政府撒手不管,尤其是在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阶段,政府的引导乃至主导作用仍需强化,特别是在加强科技宏观管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技术转移,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等方面,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才能取得成效。
3.重心下移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把自主创新的重点放在“低端”上,把成熟技术嫁接、转移到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有一定基础的产业上,才能解决“高端”与“低端”分裂,研究与开发不协调、集成不够的问题,才能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4.在竞争加强合作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保证。在市场经济下,企业间的竞争是永恒的,但竞争并不排除合作,尤其是在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方面,必须开放联合,充分利用国内外的科技资源,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在竞争中加强合作,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跃升中,增强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