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中国钢铁行业的整顿和调整远未结束。
2月14日工信部发文指出,根据《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和《钢铁行业规范企业管理办法》要求,并结合化解过剩产能工作,钢铁规范企业动态调整的总体思路是配合化解过剩产能,逐步压减钢铁企业数量,对不能继续保持要求的企业不再列入公告名单,对新申请规范的企业严格把关,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
由此可见,钢铁业即将迎来新一轮的座次排定和整顿工作。
其实,在钢铁重镇唐山,钢铁大军的“整编”工作早就已经开始。按照相关规划要求,2017年,唐山在推进钢铁企业区域整合方面将继续打造包括形成两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两家具有较强国内竞争力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5家区域特色钢铁企业集团的钢铁产业的“225”产业格局,到2017年底,这9家钢铁集团产业集中度将达到90%以上。
从某个角度来看,“整编”之后剩下的这9支正规军将扛起唐山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大旗。
“强龙”与“地头蛇”共舞转型篇章
据现代物流报全媒体 (微信号:现代物流报)记者了解,在唐山钢铁行业“225”产业格局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两家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他们分别是河钢唐钢和首钢。一家是唐山钢铁行业的“地头蛇”,书写过中国钢铁工业多个记录。另一个则是从依山到傍海,从北京搬迁至唐山的“客卿”首钢。作为中国钢铁工业中举足轻重的两支钢铁大军,河钢唐钢与首钢将构成钢都唐山在国际钢铁市场争取话语权的主力军。
据悉,当前河钢唐钢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精品板材和精品建材生产基地。主要产品包括高强汽车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中厚板、不锈钢、棒材、线材、型材等,精品板材占到产品总量的60%。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煤炭、机械、电力、交通和家用电器等领域,远销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而首钢2010年从北京石景山搬迁至唐山曹妃甸。目前首钢集团旗下京唐公司、迁钢公司、首秦公司、冷轧公司等新钢厂全面建成,技术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目前首钢钢铁业形成3000万吨以上钢铁生产能力2010年以来连续进入世界500强。
区域重组提升唐山钢铁整体竞争力
如果将唐山钢铁工业比作一个飞行的雁阵,那么河钢唐钢与首钢就是这个雁阵的头雁,带领雁阵翱翔天空。在这个雁阵当中,唐山市政府重点打造的两家具有国内较强竞争力的钢铁集团:长城钢铁集团和渤海钢铁集团则是雁阵的两翼,对于唐山钢铁工业的转型升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钢铁行业区域重组的重要尝试,渤海钢铁集团与长城钢铁集团是唐山市政府依托丰南、迁安两大钢铁产业聚集区的产业聚集优势,有区域内龙头企业牵头进行钢铁企业的区域内重组。其目的就是优化区域内钢铁资源的配置,改变过去钢铁产业规模小、竞争混乱的局面,期望以整体的力量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据记者了解,渤海由国丰钢铁牵头,唐山丰南地区12家民营钢铁企业联合重组建成。而长城钢铁则是由迁安地区27家民营钢铁企业组成。两支钢铁大军在未来唐山钢铁产业的升级过程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唐山渤海钢铁项目为例,该项目设计钢铁产能800万吨,配套焦化344万吨,占地约13000亩,拟投资380亿元。这一项目将以唐山丰南区城区现有的10家钢铁企业整合重组而成。新企业从城区转移,搬迁至距离丰南区40公里的渤海沿海地区。
据目前记者掌握的情况来看,唐山市政府“大手笔”推进的两大钢铁行业区域重组项目要想实现预定目标还需要一定时间。毕竟,对于各家钢企而言,之前习惯了自己说了算,短期内真正实现联合并不现实。但是,相信跨过了“合而不同”的瓶颈期之后,两大钢铁集团将大幅提高唐山钢铁产业在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
特色化发展敲开钢铁发展新空间
全国钢材价格风向标,型材和钢坯的全国集散中心,钢都唐山钢铁产业有着很多鲜明的个性化标签,这些个性化的标签也为唐山钢铁产业走差异化和特色化之路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以港陆钢铁、津西钢铁、春兴特钢、东海特钢、德龙钢铁为代表的未来唐山钢铁行业“五大特种部队”将肩负起唐山钢铁行业特色化发展的重任。
这其中津西钢铁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作为年产钢1100万吨,全国最大、世界一流型钢生产基地,型钢产量、销量多年位列全国首位。现已成为专业化系列化型钢生产基地,主导产品已形成H型钢、工字钢和钢板桩等114个系列、310个规格,成功进入央视新台址、鸟巢、杭州湾跨海大桥等国家重点工程,并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及欧盟等33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六年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
坚持“工艺为龙头、装备为手段、产品见效果、服务为目标”的“工艺、装备、产品、服务一条龙”的技术创新方针,以材料开发四面体为指导,开展减量化的成分设计和开发特色化、差异化的工艺技术,推进产品升级换代和创新引领,相信未来唐山钢铁产业会在特色化之路上越走越宽广。
除此之外,据记者了解,为了保障本轮“整编”工作顺利完成,唐山市政府在落实国家、省去产能专项奖补资金的同时,今年安排财政配套资金1亿元。为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积极性,制定出台《唐山市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奖补办法》,其中50%资金分配到各县(市、区)政府统筹使用,优先用于职工安置、再就业培训、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等,其余50%拨付给完成化解任务的企业,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核实下达。
在实行“胡萝卜”政策的同时,“大棒政策”同时跟进:对未按要求完成环保设施建设的企业,以及城市建成区和生态红线控制区的钢铁企业,实施差别电价、差别水价等,提高其运行成本,倒逼产能搬迁、退出。特别是对违规新增产能未按期完成产能置换的,执行最严厉的差别电价和环保政策,直至压减到位。
对于“整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裁员”问题,唐山市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安置政策,对化解产能企业实施援企稳岗,确保去产能不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可实行内部退养;对企业为促进职工转岗安置开展的职业培训,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按规定给予稳岗补贴;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家庭,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据记者了解,2016年唐山市共压减高炉15座、化解炼铁产能780万吨;压减转炉12座、化解炼钢产能829万吨。截至2016年底,钢铁大市唐山市近4年已累计完成压减炼铁产能1867万吨、炼钢产能3186万吨。完成河北省下达的2016年化解钢铁产能目标任务。2017年随着唐山市政府精细化去产能政策的逐步推进,未来唐山钢铁产业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
勇立潮头唱大风,相信这次唐山的钢铁工业依然会给我们带来意外之喜。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