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西红门大火过后掀起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让一批违法违规和不符合安全条件的快递物流企业仓库、网点等受到清理,有媒体评论:“一场瘫痪危机正朝北京的物流企业逼近。”如何看待快递物流业眼下遭遇的处境?
特大城市快递物流企业的生存困境,并非始于今日。近几年来,一方面,土地、人工等成本快速抬升,产业结构“腾笼换鸟”又使城市网点业务量明显萎缩;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加大对违法用地、违法建筑、违法经营、违法居住以及违法用工等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可以说,经营成本和合规成本的双双提升,早已对传统经营模式下的快递物流带来严峻挑战。北京此次高强度排查整治,只是又一次集中的倒逼而已。即便没有大火,类似的合规化整治也可能在任何一个城市展开。从公共安全而言,快递物流企业没有任何理由不支持配合这样的整治。
客观上,突如其来的整治,让许多尚未从“双11”的鏖战中恢复元气的快递物流网点雪上加霜。据不完全统计,包括顺丰、圆通、韵达、申通、中通等主要快递企业均受到影响,多个网点、仓库被查封,部分分拨中心被关停,仅在顺义地区就有超过200个仓储企业被清退。而且,对一些违法居住点的清理,也让租住的快递小哥被迫搬迁,加剧行业“用工荒”。
但也不必为此过于恐慌。市场总是在那里,而且还会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发展至今,快递已和水电煤一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基础服务。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双11”期间北京快件量就达到1.41亿件,以近2200万常住人口计,人均近7件。首都核心功能再疏解、首都环境再整治,也不可能把这种快递服务需求疏解掉、整治掉。而且,民营快递从诞生以来,就是在不断迎接挑战中发展壮大。退一步讲,今天遭遇的困难,至少要比当年“黑快递”的处境要好很多。当年那么艰难的处境都挺过来了,今天的快递企业更不该被眼前的问题缚住手脚。
不过,愈来愈高的经营成本和合规成本,对快递物流业传统的经营发展模式敲响了警钟:这条老路,是真正走到头了。
这些年来,中国的快递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绩有目共睹。但发展太快,甚至来不及喘息,“大而不强”“快而不稳”“广而不深”“多而不优”的问题十分明显。一旦内外不利因素增多,发展的脆弱性暴露无遗,“转型升级”已经成为一道十分迫切、不容再等的必答题。
中国快递企业在商业模式、技术装备、运营管理等多个方面还需要大量短板要补,服务业比的还是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用国家邮政局的话说,“我们不搞粗放的大跃进,要搞质效的大提升”,快递企业要更加重视人才、更加重视技术、更加重视末端。
一直以来,中国的快递企业是在被需求推着走的。这既是行业的幸运,也让企业形成了外延式扩展的路径依赖。如今,机遇不等人,形势更逼人,除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快递企业已没有别的路可走。
但这毕竟,还需要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除了加强规范和倒逼,也要防止“一刀切”,注意留出“过渡期”,并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引导,这既是帮助产业做大做强的需要,也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快递物流业“二次创业”,加油!
本文系物流指闻粉丝投稿,作者罗汉果,转载请注明出处,仅作为行业观点呈现,不代表物流指闻观点与立场。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