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零售行业的其中一个热点,“苏宁计划年内在国内布局1500家苏宁小店”正式进军新零售市场的消息,相信又是吸引了一波眼球。
2018年,是零售业转型升级新零售的重要一年,各零售业巨头都在抢先布局,谁都想在最短时间占领行业龙头,包括宣布更名不久的苏宁易购,不仅是因为苏宁早在先前已经宣布要开5000家店,更是因为当中几个分解出来大头的部分都是在传统零售业的焦点战场,其中苏宁小店就占有1500家的目标。同时苏宁小店还承载着另外一个目标,一年内铺5万个无人货架。
其实早在2013年,苏宁已经开始布局,为了推进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匹配适应公司经营范围和商业模式的改变,打造“店商+电商+零售服务商”的“云商”模式,苏宁首次更名为“苏宁云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启了苏宁的“云商时代”。
云商围绕“苏宁易购”线上平台一直在探讨线上线下融合的智慧模式,并且2015年苏宁线下门店统一更名为“苏宁易购”,也算是完成了线上线下品牌同步。然而,近年来一直在强调“用户”和“服务”的苏宁,似乎当初承诺的开头有点太大,帽子却太小根本戴不进去。如今在任意社交平台上搜索“苏宁易购”有关信息,不难发现,几乎所有普通网民发出的都是有关苏宁易购的物流及服务严重不匹配,用户体验极差的评价,而官方微博也由于太多网民在评论里声讨官微而做出了删除评论和关闭评论的公关手段。
客诉是每一家公司都存在的这个必须承认,现在搜索苏宁易购仍然可以在搜索榜前几条看到2013年这些差评,可以说是权重比较高的链接了。
时至2018年,在微博搜索关键词,不难发现几乎每一页又一半以上都是网友的客诉,内容直指苏宁易购的物流速度、客服服务态度以及承诺保障严重不匹配,虽然目前苏宁已经有专人在回应网友,但服务上的不匹配始终占据着客诉的源头,专人回复客诉只能治标并不能治本。
苏宁今年已经是第27年,这次转型新零售是第三次重要转型的布局。苏宁小店在无人零售的布局,是以组合拳的方式进驻,选点在80-100人的公司,利用无人货架与自动售货机、智能货柜的组合方式,形成物流及供应链共享,而苏宁一直以来物流和供应链都是自营。苏宁计划用这种“蜂窝”式的布局,让消费者感觉到苏宁无处不在。
苏宁小店也好,苏宁易购对于整个智慧零售的布局也好,一个重要的底气,是苏宁的自有物流体系。苏宁多年来一直在物流领域进行重金投入,早年的投入在品类上聚焦为大小家电和3C服务,品类适应性上有比较大的局限。但是至少同时苏宁做了一件事,就是大量储备仓储资源。使得苏宁和菜鸟、京东一起,成为能够在仓储方面与普洛斯形成抗衡的力量。这也是苏宁最大的底牌。关键是,面对更加灵活、敏捷、多变的供应链需求,苏宁物流这次是否能够跟上,是需要检验的。
苏宁转型做在传统零售和新零售板块上重新搭建王国,是一次从底层开始搭建的布局,在如今用户和服务为王的零售业,苏宁自恃搭建多年的物流和供应链架构,是否真的能成为转型的底气,还是只是又一次自卖自夸的宣传噱头呢?我们尽管拭目以待。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