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供应链管理的照妖镜

来源:财讯网 | 2020-03-12 09:39 | 作者:财讯网

1月20日,距离春节还有4天,许多在外地打工的人们都已回到了家乡。但就在这天,打电话向湖北仙桃口罩厂大批量购买口罩的人竟然有数千之多。可惜,因为几天前的“可防可控”,口罩厂的工人们早已经放假回家了。仙桃大大小小百余家口罩厂,这才紧急联系工人回厂,可惜他们发现,即便给出3倍甚至5倍的工资承诺,却已经有很多工人被禁闭在了村庄和小区里,无法返工了。

图片 13.png

原来,这天凌晨2点,武汉政府突然宣布:不明肺炎病例暴增。

图片 15.png

如果把疫情比作一场海啸,湖北仙桃口罩厂的老板们也许不是第一批听见海啸奔涌的人,但一定是第一批看到海啸威力的人。他们就像海滨浴场旁的商铺店主,眼睁睁地看着巨浪吞噬撕咬着沙滩上的游客,想拿起货架上的游泳圈和救生衣去救人,却发现这点存货不仅救不了多少人,自己的店铺也有被海啸冲垮的危险。

湖北仙桃,中国最大的口罩产业基地之一,18年前因“非典”而兴起,18年后却笼罩在另一场瘟疫的巨大阴影中。这里的口罩困境只是抗疫供应链难题的冰山一角,但这一角的影响却广泛而巨大。

图片 18.png

每条供应链都是一个系统,系统的最大效率一定取决于其中“最低效”的那个环节,我们可以把这看作一种“木桶效应”。N95等型号的口罩需要的核心过滤材料是熔喷布,这种材料对阻隔飞沫、微生物起到了重要作用,被称为“口罩的心脏”。在我国,能够承接大批量原材料的熔喷布工厂相当稀少,这种布料也就成了卡死口罩生产的最大短板。

图片 20.png

更为可怕的是,疫情的到来大大增强了木桶效应的负面作用。如下图所示,在没有疫情的情况下,各条供应链大部分可以相对独立地运行,彼此间的短期相互作用并不显著,比如就算某种钢材缺货一个月,也不会让你在快餐店买不到炸鸡可乐,更何况一个钢材企业出现问题,总还有其他同行自发地扩大生产去填补。

图片 8.png

但当疫情出现后,以口罩为代表的医疗物资变成“硬通货”,其他链条的运行也深受医疗物资短缺的限制。 直到二月底的返工潮开始,国内口罩日产能已经突破 7000 万只,但对比已经返工的1.15亿人口,仍然是杯水车薪,这还没算上 1000多万一线医护人员的日常口罩需求,更别提即将返工的好几亿人口了。

对于网状供应链而言,当链条间形成了高耦合度,任何突发变化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造成全局破坏。所以,一块小小的熔喷无纺布,就能让许多行业迅速减产甚至断链。

熔喷无纺布产能不足,买机器扩大生产不就可以了?现实告诉我们,没这么简单。

熟悉供应链管理的朋友对“牛鞭效应”不会陌生,简单来说,下游需求的变化会在向上游供给侧传导的过程中被层层放大,造成供应链总是在“过剩-短缺”中来回摇摆。

图片 22.png

很明显,这不是个好事儿,谁也不想有订单的时候生产不出来,能生产出来的时候又没订单。所以,好的供应链管理一直都在追求规避牛鞭效应,熨平供需之间波峰波谷的差值。但是谁又能想到,就是这种“好的追求”,恰恰加剧了疫情来临后的物资短缺。

布料、滤纸、橡皮筋的价格已经翻了8-10倍,口罩生产线更是一夜之间出现了“期货玩法”,10天交货的已经涨到了100多万。

图片 1.png

虽然算起来这些设备简直就是“印钞机”,但能两周内交货的少之又少,长达一两个月的交期还是让许多口罩厂心里打鼓,“万一产线刚买到口罩就卖不出去了呢?”

在10天左右的迟滞和混乱后,二月初,各地政府纷纷开始接管医疗物资企业的生产,统筹复产增产,才缓慢填补了湖北地区的缺口。这是我国面对疫情保障供给的制胜法宝,但强干预下的复产增产也需要一段时间,所以在抗疫最初的“黄金期”,当我们本有机会把传染源扼杀在当地,听到的却是湖北各界异口同声的物资短缺求救。

图片 30.png

口罩如此,其他物资亦然。没有足够的口罩,其他工厂的工人也无法全员复工,而其他物资的短缺也会拖累口罩厂工人的满负荷工作。疫情期间制造业之艰难,就像双脚绑着绳索的苦役,只能左一小小步、右一小步挪动着前行。

抗疫这场仗,前线的医护战士们有东西吃,有防护用品使,仗就能打赢;反之,就会打的非常艰苦,无异于端着刺刀冲碉堡。有了政府的参与,物资产能的确在逐步释放,但这距离“给前线机枪手递子弹”还差一大步。

大年三十,两位河北的货车司机把物资送到了武汉,但第二天出城的时候,才发现武汉各地都封了路了。路遇查车的交警,他们好言求情,交警也只说:“我管辖的这片都不能通车,你去别的路段看看”。艰难地绕到武汉城郊的黄陂区,准备下高速时,他们又发现路上有路障拦截,设置路障的工人们还正在施工。他们赶忙说明情况,借了把铁橇,自己动手撬开路障,车开出去后又把路障设好,这才顺利离开了武汉。

图片 14.png

彼时,武汉各区域已经有了大大小小的检查站,每个站点都要查车查人。两个司机算了一下,从市区到离开武汉的几十公里,他们一共接受了14次检查,至少多花了3个小时。

从那时起,全国乃至全世界通向湖北的物流通道就渐渐关上了大门;也是从那时起,武汉市民在社交网络上的“求助”信息也渐渐多了起来。

图片 17.png

为了解决各地政策不一的问题,中央也确实多次发文强调了重要原则。1月26日,交通运输部召开会议,要求各级部门落实“三不一优先”——不检查,不停车,不收费,保障抗疫物资优先通行。30日,交通部再次发布紧急通知,要求保障公路基本通行,不得封闭高速公路或切断国省干线公路。但其实大家都感同身受,直到二月底全国大部分省市的高速公路才解除了封禁。

虽然各地情况不同,政策没有办法统一,但救命物资还是要争取运输。为了缓解援鄂物资的运力短缺,全国的物流相关企业可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部分信息技术实力比较强的企业快速搭建了运力信息的交流和匹配平台,帮助捐赠人更方便的找车。

图片 19.png

抗疫期间去往湖北,货车司机们遭遇的特殊情况包括但不限于:

① 需要随身携带各类通行证、单据,稍有遗漏就无法通行;

② 各地通行证不同,部分县区甚至禁止任何车辆通行;

③ 买不到足够的防护用品,前往湖北地区要冒巨大风险;

④ 进入湖北境内,由于外地身份而被遣返;

⑤ 进入湖北境内,由于外地身份而被就地隔离;

⑥ 千辛万苦返回发货地,由于从湖北返回而被隔离;

当然,以上情况还不包括大量司机由于居住的村庄或小区封禁而无法出车。根据易流科技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进行的物流大数据复工指数分析,今年春节期间的物流业复工情况和去年同期相比的差距很大,充分体现了运输环节的用工难。

5.jpg

“有货没人运”成了援鄂抗疫的巨大痛点,可就算克服阻力找到了稀罕的运力,运输中的“九九八十一难”还会拖累物资投入使用的时效。无论是因为一部分人的私心贪念,还是因为封锁期间复杂的社会情况,捐赠物资下落不明的新闻屡屡出现在媒体和社交网站上。

还是谈谈口罩,有的捐赠口罩在慈善机构的仓库里 “沉睡”,迟迟送不到一线;有的被沿途地方政府强制征用;有的更是被心生歹念的司机挟持抢走。

图片 26.png

每天从仙桃发出的口罩数以百万计,自然免不了一些恶人的出现。杭州贝贝集团在2月中旬捐赠了4万只口罩,司机张某某是该批物资的承运人,由仙桃口罩厂发货,去往临近的黄冈市。可收货人等了一天也没见到货,联系时张某某还理直气壮:“口罩是自己花钱买的,不是别人捐的”。

图片 7.png

不过他没想到的是,这批口罩的受捐方就是黄冈市某县公安局,强抢公安局物资的下场……

图片 5.png

除了明抢暗偷,设局诈骗的也不少。据深圳检察机关透露,截止2月17日,他们已提前介入46宗和疫情防控相关的案件,其中以出售口罩为名进行诈骗的,就高达38宗。这里面有买假冒口罩的,有冒充湖北医疗机构发求救公告的,还有假扮口罩厂骗捐,再假扮成受捐医院声称已收货的“双簧戏”。

其实,只要让流通过程变得透明可监管,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预防作恶。近年来热门的物联网技术大有用武之地,一些企业为抗疫物资免费提供了物资追踪设备。据了解,捐赠人只需简单的操作,就可以实时追踪物资的位置。这样的做法给了人们更多安全感,也对恶行起到很大的威慑作用。

0.jpg

在追踪设备配套的网页查询中,可以看到货物的运输轨迹和停车记录。不管是小偷小摸,巧取豪夺,还是设局诈骗,只要能看到收发两端之间的透明过程,作死的蟊贼就不敢轻举妄动。

图片 29.png

在这次疫情当中各追踪平台上的异常停车次数确实大幅增加了,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前面提及的道路设卡情况。

图片 33.png

以往畅通的运输通道被村口、街道、收费站的路障切割的支离破碎,在频繁地绕路、查车后,运输时间过长对物资的品质也造成了不利影响。按照常理,药品、疫苗和各类食品从仓储到运输都需要在低温冷链的环境下进行,抗击疫情中起关键作用的核酸检测试剂盒也需要在-20℃进行贮存,但冷链运力不足和突发需求紧急的双重催逼下,抗疫物资是否能够获得合规的低温运输需要打个问号。

1月30日,深圳宅急送的主要负责人李润峰接到上级通知,深圳华大基因的一批试剂盒要紧急送往武汉,并将此前检测的标本带回。他和辖区另外一名司机在没有冷冻车、仅靠干冰冷冻的条件下,连续奔袭48小时,终于在标本失效前将其带回了华大基因。他们不仅克服了途中的多重阻碍,还要保证试剂盒与标本的温度达标,不得不说是次“壮举”。但这毕竟是突发情况下的非常规方式,如果行业普遍按照这样的操作方式,许多物资的质量恐怕难以保证。

图片 35.png

这与易流科技的冷链物流大数据分析不谋而合。正是由于大部分省市的严格封禁措施开始于1月30日(正月初六)左右,冷链运力本应有的复工上扬态势被抑制住了,经过了近一个月的缓慢增长后才终于逼近了往年的正常水平,这部分运力缺口就不得不依靠少数车辆的超负荷运行来弥补,这也造成了车辆运行里程甚至比往年更高的情况。

3.png

4.jpg

病毒扩散后,抗疫迅速从一线医护工作者的局部战斗,升级为一场人民战争。一箱口罩,一组试剂盒,一车千里相送的蔬菜食品,都承载着湖北数千万隔离市民的生活希望,而这其中的每一次迟滞、失误,都会给战争带来全局的影响。

笔者不禁想起,上世纪30年代,人们第一次给Logistics赋予了“物流”的意义,而在那之前,这个词本是指军队作战中的“后勤工作”。

图片 37.png

在这场战争中,医护工作者是奋战一线的英雄,所有自我隔离的市民也同样是助推胜利的英雄。无论是和病毒短兵相接的医疗物资,还是全面战线所需的生活物资,保障后勤就是一切物流活动的最终目标。

疫情的爆发和扩散严重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平稳运行,紧绷的资金流压迫着大量的中小企业,甚至许多大企业也因为负债前行而叫苦不迭。抗击疫情其实已经分为了两个战场:病毒战,经济战。

为了尽快恢复经济系统的活力,从2月20日起,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了复工复产的工作,到了3月2日,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了复工的行列中。为了给返工做好准备,企业纷纷自谋出路,在各种渠道搜寻购买口罩、消毒液和测温仪,但口罩仍然是千金难买,一些企业好不容易买到了,却明显发现口罩的质量很差,用手指就可以轻轻戳破。

图片 4.png

笔者在3月3日走访了小区周围的三家药店,KN95口罩仍然缺货,只有其中一家有充足的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出售,当然,对于大部分的工作岗位而言,低防护级别的口罩也可以勉强满足使用了。

无论是病毒战,还是经济战,我们当然哪个都不能输,但难就难在,这并不是互相独立的两个战场,而更像是一个跷跷板的两边,用力压下一头,另一头的问题就会抬起来。

图片 39.png

① 熔喷无纺布的产量无法快速提高,即便能从国外采购,很多下游厂商也找不到购买渠道。

② 口罩生产线和原材料的价格猛涨,上百万的产线价格是不是虚高?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有没有保障?口罩厂能参考的信息太少,要么选择“赌一把”,要么只能选择停工观望。

③ 捐赠的物资找不到稀缺的运力,依靠线上的信息匹配也许可以缓解,但临时搭建的平台上资源沉淀还不够多,物资排队等车的现象一直存在。

④ 冒险进行运输的司机,不得不面对复杂到极点的路况,无论是靠经验还是靠导航都无济于事,还是要在检查站之间上演“生死时速”。

⑤ 抢手的物资屡屡下落不明,运输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也有可能对物资的质量产生重大影响,追踪设备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在普及应用前,大量问题还得不到解决。

看起来都是一些小问题,加起来变成了大问题,如果我们把问题拆开,把一个个小问题解决了,全局问题不就攻自破了。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