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绝对是让马云记忆深刻的一年,号称史上最大IPO的蚂蚁集团在高调表态之后,却落得一个黯然收场的结局。
但蚂蚁集团背后的阿里仍然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01 阿里的万亿帝国
如果说阿里巴巴的资本能量已经达到一座一线城市,你相信吗?
但事实不容我们不信。
据中国基金报的数据显示,目前阿里巴巴的自身市值已经达到5.6万亿元,而阿里参股以及控股的上市企业总市值也已经达到了4万亿元。
并且阿里巴巴还投资了一些独角兽企业,类似于阿里云、菜鸟物流等,这部分的估值约为1.2万亿元。
所以说阿里巴巴目前构筑的市值生态圈已经达到了10.8万亿元。
在中国有着众多的城市排名,所上榜的城市数不胜数,但是在提及一线城市往往绕不开深圳这所城市。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在去年的时候公布了一组数据,那便是深圳367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
而这部分市值为11万亿元,与阿里的10.8万亿元生态圈似乎没有较大的差距。
也就说一个阿里的资本能量,完全可以与深圳这样一个一线城市相媲美。
这还不是阿里巴巴这座巨大的商业帝国的终极体现。
熟悉股票市场的人应该知道,在刚刚过去的十月份A股总市值才超过了10万亿美元。
这样对比下来,阿里系企业的市值总量竟然达到了A股总市值的七分之一。
与阿里帝国庞大体量相比,更为可怕的是它的扩张速度。
仅从阿里目前投资上市企业的4万亿元市值来看,5年前这一数据仅为2666.8亿元。
仅仅5年的时间,这一数据直接扩张了十多倍。
曾经有权威的财经机构比较过阿里的市值增长,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阿里投资的上市企业市值如果增长了一倍,那么阿里的市值就会随之增长0.5倍。
甚至按照这些权威机构估计,阿里的扩张之路不变的话,5年之后阿里投资的企业市值将会达到惊人的20万亿元。
当然这些只是保守的估计,如果按照一些乐观的估计,在5年后这一数字将会是50万亿元。
到那时,一个阿里的资本能量恐怕就不止相当于深圳这一个一线城市,而是会达到中国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的总和。
对比于国外的一些巨头,阿里在投资上则显得更为激进。
在阿里每赚一百元钱,就会拿出其中的八十元进行净投资。
而在美国,亚马逊每赚一百元钱,会拿出63元进行净投资,这已经是美国企业中最高值。
至于像微软这样的企业,每赚一百元钱,只会拿其中的30元进行净投资。
构建了10万亿元生态圈的阿里究竟对哪些行业偏爱呢?
马云曾经对这一问题侧面进行过回答,当时马云提及阿里的重点应该是控制信息流、物流以及资金流。
具体到行业来说,阿里主要侧重于电商新零售、媒体娱乐、物流、生活服务及健康这五大领域。
作为阿里核心业务的电商新零售,一直都是阿里投资的重点。
无论是传统商超转型新零售的银泰苏宁,还是卖家居建材的居然之家,在这背后都有阿里投资的影子存在。
与腾讯相比,阿里或许更注重对投资公司的绝对控股。
无论是对高德、银泰、饿了么,甚至是对网易考拉的投资中,阿里在投资的过程均对通过对企业的私有化,实现了绝对的控股。
纵观往年阿里公布的财报,我们可以发现阿里对股权投资所获得的收益极为重视。
其中阿里似乎对独角兽企业的投资情有独钟。
根据《胡润2020全球独角兽》榜单公布的数据显示,阿里巴巴在独角兽投资机构中名列第八。
而在前十的榜单中,完全见不到微软、谷歌这样的企业。
此前阿里巴巴麾下的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之前,其市值预估已经超过了2万亿元,而这只是阿里巴巴投资的25家独角兽企业之一。
仅凭阿里目前控股或者参股的企业来看,再造一个“阿里”或许不是一句空话。
当然阿里的这种追求绝对控股的投资方式,为阿里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仅从最近三年的数据来看,阿里的投资收益高达305亿、441亿、730亿元。
与此同时,阿里在这三年的净利润为641亿、879亿、1494亿元。
可以说投资收益在阿里的净利润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从表面来看,阿里巴巴或许只是市值5.8万亿元的企业,但在这背后却是超过10万亿元的资本。
而在5年后,这一数字或许会变成50万亿元。
02 快速扩张下的危机
美团的创始人王兴曾经说过一句话:在互联网这个战场,没有边界,亦没有终局。
这个道理用在依靠投资急速扩张的阿里身上,同样也适用。
对于阿里来说每一次通过投资来达到近乎垄断地位,都能达到快速盈利的效果。
或者换一句话来说,阿里的每一次扩张都是对传统行业的一种颠覆。
你现在能颠覆别人,未来就会有新的创新者来颠覆你。
在这种急速扩张的投资模式下,阿里似乎一直在充当着创新者的角色,但这种创新的角色能维持多久,恐怕阿里都不能肯定。
不过为了避免被创新者颠覆,阿里正在急速扩大自己的生态圈。
毕竟多一个朋友就多一分共同利益,而少一个敌人就少一分被颠覆的可能。
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30大APP中,阿里系的要占据数成之多,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当在一个行业形成“垄断”,阿里还能忍住收割超额利益的冲动吗?
生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可以享受到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便捷。
但同时我们也是不幸的,因为互联网企业掌握着我们的终端数据,他们可能比我们自己更加了解我们喜欢看什么书、爱听什么歌。
而我们或许只是阿里业绩表上的一个数字而已。
在阿里的营销模式中,你会被定义、诱导甚至是投喂。
就拿蚂蚁集团旗下的花呗和借呗来说,年轻人在其中占了绝大部分。
许多年轻人在拿到自己的工资,往往第一反应会是去还清自己的花呗或者借呗。
作为社会发展希望的年轻人被这种超前消费模式禁锢时,对整个国家来说恐怕不会是一件好事。
这与马云所一直倡导的企业社会责任,无疑是背道而驰的。
但是阿里来说,最大的危机或许是会陷入内卷危机。
当阿里的投资并购在不断加速时,在整个行业或许难以找到对手,同时阿里也为自己培养了一个难以击败的敌人,那便是阿里自己。
例如在2020年新财富500富人榜,快递行业共有7人登上了榜单,除了顺丰的王卫之外,其他6人都是阿里系的。
不过这种财富的集中往往意味着垄断,而垄断又会阻碍创新。
因为对于一旦形成垄断之后,企业的创新就会变得懈怠,无论是否进行创新,消费者似乎都没有选择。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竞争往往会比垄断更容易带来创新。
之前我们一直在吐槽美国企业的垄断行为,但其实在美国反垄断还是做得不错的。
例如美国的IBM、微软、谷歌三大互联网巨头曾经就接受过长期的反垄断调查,当然这三大企业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不过事后,美国的互联网行业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却愈发明显,可以反垄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随着阿里目前的投资并购不断加快,头部化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垄断似乎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未来的阿里帝国会不会受到反垄断的制裁,这或许不再是一个未知的答案。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