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为支撑 推动企业提质增效

来源:科技局 | 2021-07-02 13:38 | 作者:张浩洋

image.png

南大机器人锂电池自动生产线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科技巨变助力腾飞。近年来,市科技局坚持抓好队伍建设,筑牢战斗堡垒,提高党员素质,发挥模范作用,创新党建载体,提升服务质效的理念,实现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一体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2020年我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3家,存量达1845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超50%,排名全省第一;成功认定2家省级高新区,数量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第二。2021年我市新增两个省重点实验室,获得省扶持资金共300万元;成功举办我国核科技界最高层次学术论坛——中国核学会第十四届“三核”(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启动江门科技“双百工程”“博聚五邑”行动……累累科技创新硕果铺就起我市经济腾飞的康庄大道。

  A 抓学习,强能力 不断夯实思想阵地

  党的百年征程不仅是一部披荆斩棘波澜壮阔的巨幅史诗,还是最鲜活最丰富的“百科全书”。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市科技局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部署与安排,从加强组织领导入手,注重调动全局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重点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质量,积极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清单,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扎扎实实成效。

  市科技局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学懂弄通做实,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及时转化为科技业务工作的思路和策略。

  市科技局党员干部积极利用“学习强国”“江门市干部培训网络学院”学习平台等网上学习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学习内容,切实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市科技局还将党史学习与深入学习新中国科技创新史结合起来,定期在微信公众号上转载“百名院士的入党心声”,深入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们矢志奋斗、勇攀高峰的优秀品格和永远跟党走的爱国情怀,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永葆初心、奋发有为。

  除此之外,市科技局还邀请市委宣讲团成员、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弢同志作宣讲报告,陈弢同志结合江门地方史,围绕《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共江门地方史及启示》主题,对党的百年奋斗史作了系统阐述和全面解读,对学深悟透党的百年历史、继承革命传统、赓续为民初心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同时,市科技局还组织党员观看学习教育影片。如《千顷澄碧的时代》,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之年,党员干部透过电影深切感受到了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情怀和使命感,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悬崖之上》中,四位经过严格训练的共产党特工在执行秘密行动时与敌人斗智斗勇,最终完成任务的故事,让党员干部深刻体会到和平的今天来之不易,感恩革命前辈为新中国的付出,更加珍惜和把握当下的发展机遇,将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中。

  B 抓落实,强融合 不断破解科技创新发展难题

  让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必须要有过硬的举措和办法,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市科技局始终坚持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党建引领工作频出实招。该局紧扣“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聚焦职责、学史力行,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围绕“三定”职能,及时梳理“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清单,明确时限、责任到人。

  按照市科技局制定的《江门市科学技术局领导班子联系服务重点科创单位制度》要求,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科技企业、深入基层,助力破解科技创新发展难题,推动科技、人才、资本要素融入产业链供应链,服务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技术咨询、项目对接、政策宣讲、人才培训等多种方式,开展各具特色科技志愿服务,以党建带群建拓展服务新空间。

  5月28日,市科技局召开了江门科技双百工程启动会,初步搭建起江门市政产学研对接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江门科技“双百工程”——百家中心促百家高企高质量发展,即建设100家江门市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推动100家高新技术企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培育“金种子”上市企业。市科技局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积极为科研人员、企业家搭建交流平台,通过江门科技“双百工程”示范效应,促进优质科技创新资源向我市转移集聚,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服务科研人员和科技企业的实效,引进潘复生院士团队与台山中镁科技公司联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镁合金新材料基地。

  除此之外,市科技局实施“博聚五邑”广东省科学院博士特派员行动计划,多维度、深层次深化与省科学院合作。围绕我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争取省科学院每年派出20名博士、博士后组成“博士特派员”,到我市科研机构、科技型企业开展科研合作和技术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持企业通过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市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5月28日,省科学院首批6位青年博士特派员已与我市嘉宝莉化工、天地壹号等企业开展了项目合作。同时,市科技局积极开展专题调研。继续深化“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围绕科技服务对象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市科技局2021年科技创新重点工作等方面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形成调研报告,提出解决方案。

  C 持续擦亮“科创三张牌” 发挥战略科技力量作用

  擦亮“院士牌”。4月21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应武会见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副校长、苏州校区校长、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业过程模拟与优化研究所所长余艾冰一行,共谋院士科创项目建设,加快推动江门人才岛打造国际人才云基地。    同时市科技局深化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合作,推动联合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积极推动北航高水平科技综合体落户江门,加快江门人才岛科创中心、中科健康创新生物产业园等科技载体建设。成功举办我国核科技界最高层次学术论坛——中国核学会第十四届“三核”(核科技、核应用、核经济)论坛,邀请该领域6位院士出席江门“520”人才节开幕式,组织与会专家实地走访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台山核电合营有限公司等,积极推动院士专家技术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人民日报》等数十家央媒、省媒对论坛进行了连续新闻报道。市科技局实施疫情期间办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3项临时便捷措施,实现全程网办,同时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限,由法定办结时限20个工作日压减为即时受理即时办结,方便企业引进人才。积极实施国家海外引才计划,推荐申报火炬计划项目2个、海外优青计划项目4个,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创业启动资助计划,对3个高层次人才创业团队发放资助资金110万元,大力支持初创企业发展。

  擦亮“大科学装置牌”。市科技局积极支持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加快建设,发挥国家大科学装置高端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探索与中科院高能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结合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技术需求,积极引进中科院高能所科技成果到我市进行转移转化。同时发挥实验站人才基地的作用,利用好实验站汇聚的一大批国内外科学家,积极对接交流引进。并推进五邑大学与中科院高能所在师资、教学、科研、人才培育等方面开展合作,积极参与项目实验研究。

  擦亮“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牌”。市科技局积极支持五邑大学与中科院、省科学院、港澳高校院所深化合作,加快“中德(江门)人工智能研究院”“数字光芯片联合实验室”“纺织材料粤港联合实验室”“小微企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争取在前沿关键技术取得更大突破,提升支撑地方产业发展的能力。今年我市新增两个省重点实验室,获得省扶持资金共300万元。其中“广东省医学大动物模型重点实验室”是五邑大学与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合作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以攻克人类重大疾病为终极目标,围绕再生医学大动物模型研究方向,以猪、兔、猴和犬类为主要实验动物模型,建立高标准、国际化的大动物疾病模型繁育和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和江门市区域优势,吸引有国际影响的医药研发人才开展人类重大疾病和干细胞治疗研究,用于进行重大遗传疾病和突发传染病的新药筛选以及探索新型治疗方案,将有力提升我市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能力。

  D 孵化培育体系不断完善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成长企业组特等奖将获得100万元扶持资金,初创企业组一等奖将获得40万元扶持资金。”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东·江门赛区)暨2021年江门市“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已启动,6月17日,市科技局工作人员利用网络直播平台,详细讲解了市赛参赛条件、报名方式等内容,并结合大赛现场路演等特点,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商业计划书的在线指导。线上培训会吸引了1000多家企业参与,讲解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专业水准高,获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我市孵化育成体系不断完善。如今,我市已连续八年举办“科技杯”创新创业大赛,大赛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扩大,培育了优巨、奇德、盈骅等一批高科技企业,其中奇德新材于5月26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2018年盈骅公司项目荣获国赛亚军。2019年香港青年“鱼菜共生”项目获第六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双创大赛金奖。2020年省赛行业赛中我市企业分获成长组冠军、亚军。全市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37家、众创空间35家,成立了江门市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科技园被成功认定为我市首个省级大学科技园,粤港澳科技企业孵化器——珠西创谷吸引50多个港澳创客团队入驻孵化。

  科技金融结合也不断深化,据悉,2020年新增科技支行3家,2021年又新增4家,全市现有科技支行30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2家、科技金融服务中心2家。设立创业引导基金8支,总规模9.14亿元。出台了科技型企业“邑科贷”政策,设立了2610万元的风险准备金池。2020年科技贷款贴息备案201个项目,贷款金额约10亿元,贴息1657万元。

  市科技局把创建省级高新区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提升区域创新发展水平的重要任务来抓,2017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台山工业新城、鹤山工业城申报认定省级高新区。通过“以申促建”,支持指导园区完善空间发展规划,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特色产业集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建设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引进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通过3年时间的培育发展,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主要科技指标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底,开平翠山湖科技产业园、鹤山工业城成功认定为省级高新区,我市省级高新区数量在珠三角城市中排名第2。

  市科技局紧抓高新技术企业“牛鼻子”工程,2020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03家,存量达1845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超50%、排名全省第一。

  据悉,今年1—5月全市共发动了446家企业申报高企,较2020年同期增加60家,增幅15.54%。经过形式审查、现场核查、审核推荐等环节,向省科技厅推荐申报的第一批企业共221家企业,排名全省第4;第一批推荐申报企业的知识产权数量达2991件,较2020年增加了112件;第一批推荐申报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用达19.99亿元,增幅达19.38%。同时,市科技局着力推进江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壮大高企后备梯队,1—5月组织企业参加了4个批次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全市710家企业成功入库,较2020年同期增长了24.12%。市科技局不断完善科技型小微企业评定标准,加强江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申报管理,目前在库企业达5150家。


【声明】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10秒快速发布需求

让物流专家来找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