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PO全观察」栏目聚焦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报道企业家创业经历与成功故事,剖析公司商业模式和经营业绩,并揭秘VC、CVC等各方资本力量对公司的投资加持。
来源丨薛皓皓编辑丨关雎图源丨Midjourney
今天,两家Robotaxi公司,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同时在港交所上市。
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发行价分别为139港元、27.1港元,截至发稿,市值分别为 522亿港元、241亿港元。
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两家公司成立时间相近,公司业务近似,美股上市时间相近,港股同一天上市,并且创始人均来自百度自动驾驶。

2024年10月,文远知行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全球Robotaxi第一股,当日的股价飞涨,触发了熔断。1个月之后,小马智行也在美国纳斯达克IPO,当天跌破了发行价。
然而一年之后,两家公司的美股表现反转,文远知行的市值(28亿美元)变成小马智行(近63亿美元)的二分之一。
此次登陆港交所,文远知行募资近24亿港元,未引进基石投资者。小马智行募资67亿港元,瀚亚投资、Michael GeRmino创办的对冲基金Ghisallo Capital Management等作为基石投资者,出资近10亿港元。
就在快要上市之际,文远知行CFO李璇在社交媒体发文,直指小马智行在香港上市路演时候,采用了虚假的文远知行数据,来贬低其业绩表现。小马智行对此未做出回应。


2013年,李彦宏在美国硅谷成立自动驾驶研究院,开始探索当时少有公司涉及的自动驾驶。之后一年,韩旭加入,成为研究院的首席架构师。不久后,彭军也加入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担任首席架构师。

在加入百度前,韩旭和彭军分别拥有着深厚的学术背景和硅谷大厂的工作经历。韩旭是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计算机工程博士,密苏里大学终身教授。彭军在斯坦福取得博士学位,并在硅谷担任软件工程师7年。

他们加入百度的时间有长短,韩旭在百度工作了3年,2017年离开百度创业,而彭军则在百度工作1年后开启创业。
离开百度后,韩旭就和百度高级副总裁、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创始人王劲,在美国创立了文远知行的前身景驰科技。然而,百度于当年控告景驰科技侵犯商业秘密,迫使王劲离开了景驰科技,韩旭出任CEO,公司改名为文远知行。韩旭还将公司从美国搬到了中国广州。
彭军离开百度而创立的公司,是小马智行。另外一位联合创始人楼天城,同样来自百度,也曾任职于谷歌无人车团队,而该团队是Waymo的前身。楼天城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师从姚期智院士,曾是连续十年的TopCodeR中国区冠军。
不论是文远知行还是小马智行,它们都将业务发展的重心放在自动驾驶系统上,Robotaxi成为它们核心的技术落地场景。



平台化战略与垂直打法
两家公司都致力于打造“自动驾驶出租车”,对标硅谷Robotaxi顶流Waymo。然而,技术尚未完全成熟,大规模商业化尚需时日,还需持续高研发投入的他们,在中短期内,需要更快找到可以商业化的业务。

2019年,文远知行推出世界上首个面向公众的收费L4级Robotaxi服务,然而韩旭知道这项业务距离大规模商业化,还有很长一段时间。韩旭的战略是将公司核心的自动驾驶能力,在不同场景下应用,从而实现快速的商业化落地。
2020年,文远知行推出了自动驾驶小巴服务,之后又陆续推出了自动驾驶货运车、自动驾驶环卫车,进入公交、物流、环卫等场景中。落地这些场景,得益于其通用技术平台WeRide One,该平台可将自动驾驶技术在多种场景下落地。
这些场景的商业化进程明显快于Robotaxi。2022年~2024年,Robotaxi收入占总体收入的不到15%,而其他自动驾驶车辆收入占比超过了40%(2024年)。其中,2024年无人小巴营收占比22%,无人环卫车营收占比15%。
到2025年,文远知行的Robotaxi终于迎来了爆发式增长,该业务的上半年营收6200万元,同比增长近5倍,占总收入31%。
韩旭曾表示公司的平台化战略的优势所在,除了可在Robotaxi的商业化未起势前,让公司获取更多收入外,将一套算法应用于各个产品,成本开销能够均摊,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
相较之下,彭军的打法更加“垂直”。
小马智行成立之后,彭军先后在美国加州、中国北京、广州等地拿到测试牌照,并开展Robotaxi的公开道路测试。随后,小马知行的Robotaxi更快的在国内商业化落地。
2020年,彭军也考虑到Robotaxi商业化落地较慢,开辟了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自动驾驶重卡,切入干线物流场景,同样基于更快实现商业化的战略考量。
2022年~2024年,小马智行的无人卡车的营收占比逐年提升,2024年占比已超50%。相较而言,Robotaxi的营收占比基本维持在10%左右。截至今年上半年,它的Robotaxi营收占比依然在10%左右。
业内认为,与文远知行的平台化战略不同,小马智行更聚焦“两个主线”——Robotaxi和无人货运,形成乘用车和商用车的两大业务引擎。

另外,两家公司都开展技术服务业务,向无人车供应商、乘用车等客户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数据增值服务、软件研发等,并且为主要收入来源之一。2024年,文远知行的相关收入占比45%,小马智行的相关收入占比为37%。

两家公司在美股上市前,均为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文远知行此前完成了8轮融资,上市前最新估值超过5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了IDG资本、创新工场、启明创投、广汽集团、宇通集团等。
对于文远知行来说,Alliance Ventures和启明创投是具有战略引领作用的投资者,港股上市前,两家均持有7%股份,是文远的主要外部股东。
启明创投是文远知行的首轮投资方,此后又在A轮、B轮和C轮多次加注投资。Alliance Venture是雷诺、日产、三菱联合成立的风险投资机构,它一定程度上为文远知行在全球范围拓展业务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文远知行已在中东、东南亚、欧洲等地开展了Robotaxi、无人巴士等业务,并且与博世、Grab、英伟达、优步等进行了战略合作。
除了上述两位重要投资者外,宇通客车的持股比例也较大,两家公司合作的无人公交车已在郑州、广州、南京等多个城市落地运营。
文远知行的美股最新市值近30亿美元,和美股IPO前50亿美元估值相比,已经跌去五分之二。如果后两轮投资者未退出,那么他们将处于浮亏状态。
小马智行在美股上市前,一共完成了10轮融资,估值达到85亿美元。投资方同样显耀,包括CPE源峰、五源资本、北汽集团、IDG资本、红杉中国等。
其中,港股IPO之际,丰田汽车、红杉中国和五源资本是主要的外部股东,分别持股11%、6%和4%。
虽然最新美股市值,较此前美股IPO前的最后估值已经下滑,但是主要外部股东仍处于浮盈状态。
丰田参与了小马智行的C轮融资,投资金额4亿美元。并且丰田还与小马智行成立一家投资规模超10亿美元的合资公司,小马智行可在丰田电动车型基础上,面向中国市场推出Robotaxi服务。按照最新美股市值计算,丰田在小马智行的股权价值在7亿美元。
红杉中国参与了4轮投资,共计投资了3650万美元,按照美股最新市值计算,它的股权价值3.84亿美元,大约10倍收益。
五源资本也参与了多轮融资,合计投资了6570亿美元,按照美股最新市值计算,它的股权价值2.6亿美元,大约4倍收益。

两家公司均未盈利
从财务表现而言,文远知行的去年营收,低于小马智行,并且文远知行的近年营收,呈现一定程度波动。
2022年~2024年,文远知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亿元、4.0亿元和3.6亿元,营收连续下滑。然而,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近2亿元,同比增长33%。
小马智行的营收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00万美元、7200万美元和7500万美元。
在毛利率方面,2024年文远知行大约为30%,而小马智行则是16%左右。
在研发费用率方面,2024年文远知行为323%,小马智行大约272%,是各自营业收入的2~3倍,仍然处于烧钱状态。
鉴于Robotaxi尚未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并且持续进行大额研发投入,截至目前,两家公司仍然呈现大额亏损。2024年,文远知行亏损25亿元,小马智行亏损近20亿元。
对于何时盈利?彭军的观点能够代表行业情况,他表示整体盈利时间计划将在2028年~2029年之间,那时无人出租车将大规模铺开。
在市场拓展路径上,两家公司也出现了分野:文远知行在海外拓展节奏快于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已获中东、欧洲、美洲6个国家的自动驾驶牌照,并且在11个国家的30座城市开展商业活动。
相较而言,小马智行更关注国内市场的拓展,它是首批在四座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指定区域获得经营许可的Robotaxi公司,也是唯一一家在这些城市开展面向公众的Robotaxi服务的公司。目前,小马智行正积极拓展海外,本次港股IPO的50%,将用于海内外市场开拓。
实际上,除了上述两家,还有多家未上市的公司同样是有力竞争者,比如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独角兽Momenta。最后竞争格局如何,还需要等待时间来揭晓答案。
新时代鞋服物流与供应链面临的变革和挑战03月07日 20:38
点赞:这个双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机构及政策分布概览12月04日 14:10
盘点:2017中国零售业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国零售电商十大热点事件点评12月28日 09:58